Você está na página 1de 28

邱 冰

bingqiu@tom.com

1
2
◦ 荀子,名況,字卿,姓荀氏。漢朝人為避漢宣
帝劉詢的名諱,改稱孫卿。
◦ 約前313—前238年。戰國末期趙國人。
◦ 他曾在齊國稷下學攻宮講學,“三為祭酒”。
他還到過燕國游歷,到秦國進行政治考察,晚
年居于楚國,被春申君任用為蘭陵令。
◦ 他的一生,主要從事教學和著述。他是戰國末
期最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教育家。

3
◦ 荀子自稱是屬於儒家,是孔丘當繼承人。
◦ 在政治上,他“納法入儒”,主張“以法治補
充禮治”;積極宣傳天下統一,中央集權,多
次提出“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的口號。
◦ 在哲學上,他認為客觀世界是物質的,是可知
的,提出了“以人事制約天命”、人定勝天的
思想。

4
◦ 在認識論方面,他重視實踐,提出“不聞不若
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
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 在倫理觀方面,荀子還有“性惡”當著名論題,
他說“人之性惡也,其善者偽也”。他當所謂
“偽”,不是虛偽的偽,而是“人為”的意思。
“其善者偽也”,是說善的表現是人為的造就。

5
◦ 1、篇數:現存《荀子》共三十二篇,除書末六
篇是弟子附加的以外,大都可認為是出於荀子
的手筆。
◦ 2、內容:總結和發展了先秦哲學思想。
◦ 3、文章特色:巧譬博喻,多用排比,理精語隽,
渾厚樸實。是典型的學者之文。
◦ 4、重要註本:有唐楊倞《荀子註》;清王先謙
《荀子集解》,採集各家之說很豐富,有《諸
子集成》本。
6
 第一,博學。
◦ 《勸學》篇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
而行無過矣。”又說:“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 第二,定向。
◦ 《大略》篇說:“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
而無定者,君子不與。”
 第三,專一。
◦ 《大略》篇說:“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
◦ 《勸學》篇說:“君子結於一也。”

7
 第四,持恒。
◦ 《勸學》篇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又說:“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
止也。”
◦ 《大略》篇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
以知君子無日不在是。”
 第五,實行。
◦ 《儒效》篇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
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8
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 天:大自然,自然界。
◦ 行:運行變化。
◦ 常:常規,一定的規律。
◦ 爲:介詞。因爲。

9
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 應之:適應它(大自然的規律)。
◦ 以:介詞。用。
◦ 治:社會安定,政治清平,與“亂”相對。古
代“治”與“亂”是相對的概念。
◦ 吉:吉祥,好。
◦ 凶:不吉祥,不好。

10
 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
能病;脩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 彊本:加強根本。
 彊:後來寫作“強”,加強。本:國家產業的根本,指農
業生産。
◦ 節用:節約用度。
◦ 養備:衣食等充足。
 養:指供衣、食、住、行用的東西,給養,供養。備,完備,
充分。
◦ 動時:即“動以時”,指活動有規律,生產活動順應時
令變更。
11
◦ 脩道: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 脩:通“修”。
 《周礼·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頒賜,皆
掌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脩,脯也。”

12
 故水旱不能使之飢渴,寒暑不能使之疾,
祅怪不能使之凶。
◦ 疾:生病。
◦ 祅怪:自然界的怪異現象。
 祅:後一般寫作“妖”。
◦ 凶:災禍。

13
 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
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
◦ 荒:荒廢。
◦ 侈:奢侈,浪費。
◦ 養略:指衣食等不充足。
 略:簡略,不足。
◦ 罕:少。動罕:缺少勞作。
◦ 全:周全,保全。
◦ 倍:通“背”。違反。
14
 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
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
其道然也。
◦ 薄:迫近,這裏是“侵襲”的意思。
◦ 受時:遇到的天時。指自然的時序及晴兩寒暑
的變化。
◦ 治世:太平之世,治理得好的時代。
◦ 殃禍:災禍。 這兩句是表示等比的比較句。
◦ 然:如此。這裏是“造成”的意思。

15
 治亂天邪?曰:日月、星辰、瑞曆,是禹、桀之
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天也。
◦ 邪:語氣助詞,表示疑問。
◦ 以:介詞。憑藉。賓語承前省略了,指代前面
提到的天象。
◦ 治:指將國家治理得很好。
◦ 亂:指將國家搞得很混亂。
◦ 治亂非天也:否定判斷句。“也”表示判斷。

16
 時邪?曰: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臧於秋冬,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
時也。地邪?曰:得地則生,失地則死,是又禹、
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地也。
◦ 時:四時,四季變化。
◦ 繁啓蕃長:指萬物繁殖和生長。
 繁:繁衍。啟:萌芽,生長。 蕃:茂盛。 長:成長。
◦ 畜(xù):積儲。後來寫作“蓄”。
◦ 臧:通“藏”。

17
 星隊木鳴,國人皆恐。曰:是何也?曰:無何也!
◦ 星隊:指隕星墜落。
 隊(zhuì):後來寫作“墜”,落。
◦ 木鳴:樹木發出響聲。
◦ 是:指示代詞。指代“星隊、木鳴”。

18
 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
也;而畏之非也。
◦ 陰陽之化:陰氣和陽氣的交感孕育。
◦ 物之罕至:事物當中罕見的。
◦ 怪之可也:對這些現象感到奇怪是可以(理解)
的。
◦ 畏之非也:害怕這些現象是不對的。
 非:不正確,不對。

19
 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是無
世而不常有之。
◦ 夫:提起連詞。
◦ 蝕:虧缺。
◦ 不時:不合季節。
◦ 黨(tǎng):通“儻”,偶然。
◦ 見(xiàn):出現。
◦ 是:指示代詞。

20
 上明而政平,則是雖竝世起,無傷也;上闇而政
險,則是雖無一至者,無益也。夫星之隊,木之
鳴,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
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 上:在上位者,指君王。
◦ 政平:政治安定。
◦ 竝世起:同時發生。
◦ 無傷:沒有妨害。
◦ 闇:同“暗”。愚昧昏聵。
◦ 險:險惡。
21
 雩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日
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
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
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
◦ 雩:古代求雨的祭祀後動。
◦ 雨:下雨。
◦ 猶:如同。
◦ 文:文飾。

22
 在天者莫明於日月,在地者莫明於水火,在物者
莫明於珠玉,在人者莫明於禮義。
◦ 莫:否定性無定代詞,相當於“沒有什麽”。
◦ 在天上的東西沒有什麽比日月更明亮,在地上
的沒有什麽比水火更明亮,在事物當中沒有什
麽比珠玉更明亮,在人世間沒有什麽比禮義更
明亮。
◦ 以上四句都是表示差比的比較句。

23
 故日月不高,則光暉不赫;水火不積,則暉潤不
博;珠玉不睹乎外,則王公不以爲寶;禮義不加
於國家,則功名不白。
◦ 暉:同“輝”。光輝,光彩。
◦ 赫:顯赫,明顯。盛大。
◦ 積:積聚。
◦ 潤:潤澤,指水沾漬。水的潤澤。
◦ 博:廣大。
◦ 睹:顯露。
◦ 白:顯著。

24
 故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
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權謀、傾覆、幽險而盡
亡矣。
◦ 君人者:做人民的君王的人,統治人的人。
◦ 隆禮:使禮隆,指尊崇禮義。推崇禮制。
◦ 尊賢:尊敬賢人。
◦ 王(wàng):稱王。動詞,與“霸”相對,指統治天下。
◦ 重法:重視法制。
◦ 霸:稱霸。動詞,稱霸,做諸侯的盟主。
◦ 權謀:玩弄權術。
◦ 傾覆:顛覆,這裏指搞顛覆活動。
◦ 幽險:陰險,這裏指暗中使用陰謀手段。

25
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
與制天命而用之?
◦ 大天:認爲天大,尊敬天。
◦ „„孰與„„:表示比較抉擇的固定結構。
◦ 物: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爲的方式。
◦ 從:順從。
◦ 頌:讚美,歌頌。
◦ 天命:指自然的規律。
◦ 用之:利用它。

26
 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
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
也?
◦ 因:依順。
◦ 多:增加。
◦ 騁能:施展、發揮人的智慧。
◦ 化:化生。這裏指通過人力使物增殖。
◦ 物之:使它成為物。
◦ 理:管理。

27
 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
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 願:希望,盼望。
◦ 物之所以生:萬物生長的根由。
◦ 有:據有,這裏有“掌握”的意思。
◦ 物之所以成:使萬物成長的辦法。成:生長,
成長。
◦ 錯:通“措”。置,放棄。
◦ 情:根本,本質。

28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