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ê está na página 1de 56

卫生部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中 医 学
第6版 主编 李家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
出版)
领导本课 程主 讲教师
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 院

(临床 学院)

中医 教研室
第一讲 中 医学绪

重庆医科大学 李荣亨
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

西医——来自 西方的医 学,谓之


西医学 。西医学 发展迅速, 它利用了
现代科 学技术和 方法武装自 己、发展
自己, 是一门高 度快速发展 起来的新
兴医学 。它具有 严格的科学 性、可行
性和先 进性,为 世界各国所 接受,因
此又称 之为现代 医学。
中医 ——中 国人民 的医 学, 谓之中
医学 。中国 是一 个多民 族的 大家 庭,蒙
古族 ——蒙 医; 藏族— —藏 医; 回族—
—回 医。因 此, 从严格 的意 义上 讲,中
医包 括汉医 、苗 医、蒙 医、 藏医 、回医
等多 民族医 学。 不过我 们这 个现 有教材
的中 医内涵 实指 汉医学 —— 日本 谓之“
汉方 医”。
传统医 学—— 是自 古以 来就有
的, 是本民 族土 生土长 的医 学。 世界各
中医 也应属 于传统医 学的范畴
,但是 中医不同于 世界各国 的传统医学
,它以 极强的生命 力,受到 世界各国的
青睐。 原因在于独 特的疗效 和独特的封
闭式的 理论体系。 但是它仅 仅是一门高
度发展 起来的经验 医学,必 须在继承基
础上, 利用现代医 学科学技 术(包括现
中西医 结合— inte gr ated
traditional and wes ter n
medicine.
integration 有“同 化与整合
作用之意”,而不是 combine 意义
上的结合。因此中西医结合的本意
是把两种医学融合在一起,产生一
种新的理论、新的医学范式(包括
自毛泽 东提 出西学 中以 来( 我国
把中 西医 结合列 为卫 生工作 的四 大方针
之一 ), 出现了 许多 新的理 论、 新的方
法、 新的 技术, 取得 了显著 的成 绩。尤
其是 在科 学研究 方面 ,我们 能在 世界上
堪称 一流 的几手 全部 都是中 西医 结合所
取得 的。
中西医 结合 医学是 指医 者( 或研
究者 )把 中医、 西医 二者结 合起 来进行
基础理论结 合 气虚 = 功能降低。

心气虚 = 心功能降

低;

肺气虚 = 肺功能降

低。

诊断方法结 合 西医辨 病 + 中医辨


当前, 党和 国家政 策是 :
中医 、西 医、中 西医 结合并 驾齐 驱,
提倡 中西 结合, 支持 中西结 合, 促进
中西 医结 合,推 动中 西医结 合。
三种 医学 都有各 自的 最高学 术
团体 ,分 别是中 华中 医学会 、中 华医
学会 、中 国中西 医结 合学会 。中 国中
西医 结合 学会下 属有 40 多个专 业委
员会 ,各 专业委 员会 几乎都 创办 了自
目前全国有中西医结合研究
所十余个,天津已建立了中西医结
合研究院;有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
授权点 20 余个,硕 士学位 授权点
100 余个;有 10 余所高等 医药 院
校创办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本
科 + 专科)培养了一大批中西医结
《中医 学》任 务

原汁原味 把中
医学的 基本内容( 浓缩再浓缩
——精 华中的精华 )作一简单
介绍。
第一节 中医学 的形 成与 发展
1 .中医学的 起源
1.1 内科 :
有的野草: 仙鹤草— —止泻;马 芷汉—
—止痢。
1.2 外科 :
有的野草: 刘寄奴—— 消肿(外伤 )。
有的动物: 蟾蜍皮— —外敷可使 包块消
退。
1.3 针灸 :用石头刺激人 体某些部 位,可以
止痛。
树→竹→铁 、铜→ 银针
中医中药是 在长期同疾 病斗争中 逐渐形成
2 .中医 理论体 系的 形成
2.1 《黄帝内 经》分《素 问》 和《灵
枢》 两部 份,大 约成 书于春 秋战 国至秦
汉时 期。 共 18 卷, 162 篇, 20 余万字
,系 统论 述了人 体生 理、病 理、 诊断、
预防 治疗 等问题 。
2.2 《难经》 传说 为战 国时期 秦越 人
《扁 鹊》 所作, 在《 内经》 基础 上有所
发展 ,该 书以问 答形 式详细 论述 了脏腑
、经 络、 脉学、 腧穴 、针法 等内 容。由
3 .药物学的发 展
3.1 西汉初 期,药物学 专著 《药论 》问
世,但 至今失传。
3.2 《 五十二 病方》 长沙马王堆出土 ,
载药 24 7 种。
3.3 《神农本草经 》是现存最早的 药物
学专著 (大约成书 于东汉) 全书共载药
365 种(其 中植物药 25 2 ,动物 67 ,矿
物 46 )。
书中论 述了药物的 性能与用法
四气 (寒、 热、温、凉 )
五味 (辛、 甘、苦、酸 、咸)
七情 (单行 、相须、相 使、相畏、
3.4 唐代《新修 本草 》载药 850 种,
是第世界 上第 一部由 政府颁 布的 药典。
3.5 明代李 时珍 《本草 纲目》 载药
1892 种,绘图 1000 余幅, 收录方 剂
10000 余个。 作者花 了 30 余年奔走 全
国各地, 被公 认为世 界最伟 大的 科学家
之一。
3.6 赵学敏 《本草 纲目拾 遗》 又增加
4 .临床医学 的发展
4.1 东汉末年 ,我国第 一部临证医学 专
著《伤寒杂病论 》问世, 到了晋代( 或
宋代) ,该书被 林亿等分成 《伤寒论》
和《金匮要略》 。书中提出 了理法方药
的治疗 原则(包 括四诊、八 纲及治疗八
法), 它代表了 我国临床医 学发展和辨
证论治 原则的确 定,是一部 优秀的古典
名著, 至今仍以 此指导临床 实践。
4.2 隋代巢元 方等集体 编著了 《诸病 源
候论》 ,对许多 疾病的病 因、证候作了
细致的 论述,是 世界上第一 部病理学专
4.3 宋元时期 ,出 现了 各家学 说的 学术
争鸣 ,每 个学 派都有 各自的 独到 见解,
开创 了临 床医 学发展 的新局 面。 如:
刘完 素为 代表 的“ 寒凉派 ”,认为病因
以火 为多, 治法强 调“ 降火” 为主。
张子 和为 代表 的“ 攻下派 ”,认 为病因
以邪 气为 主, 故主张 汗、吐 、下 泻以祛
邪。
李东 恒为 代表 的“ 补脾派 ”,认 为 “
脾胃 为后 天之 本”, 故主张 “补 脾”为
治病 之要 。
4.4 明清温病学 派逐渐创建 了一门独立 学科
—温病学 。
明代吴又可提出 “戾气”致 病的 “戾 气学
说” 新概念,著有 “温疫论 ”。
清代叶天士所著 《温热论》 提出了温病 辨证
“卫、 气、营、血 ”学说,此辨 证方法 沿用
至今。
清代吴鞠通在所 著《温病 条辨》 中创建 了“
三焦辨 证”学说, 与《伤寒论》 “六经 辨证
”相辅 助相成。
4.5 外科学方面 : 1700 年前, 名医华佗应
用“ 麻沸散 ”进行 麻醉,施行 剖腹、扩 创等
4. 6 妇产科方面 :唐代 《经效产宝》 是
我国现 有的最早一 部妇产科古书 。
宋代 · 陈自明著有 《妇人良方 》
明代 · 王肯堂著有 《妇产证治 准绳》
清代 · 傅青主著有 《傅青主女 科》

4. 7 儿科 :汉代 初年有儿科 专著 《颅 囟
经》 。
北宋儿 科名医钱乙 《小儿药 证直诀》
清代 《幼幼集成》 内容丰富, 有许多
独到见 解。
4. 8 五官科 :唐代 《秘传 眼科龙木论 》
是我国 第一部眼科 专书。
5. 预防医 学的发展
5.1 “ 未病先 防”
5.1.1 调养正气 种痘 防天花: 11 世
纪开始 应用“人豆 接种法” 预防天花。
16 世纪写出 《种豆新 书》, 18 世纪传
至欧亚 各国。清代 俞茂鲲所 著《豆科金
镜赋集 解》中有“ 种豆起源 于明朝隆庆
年间” 的记载,它 是世界上 最早预防天
花的有 效方法,为 当今人工 免疫法的先
5.1.2 调摄七情 情志刺激, 可使
气机紊 乱而致病。 如恼怒太过 伤肝,
思虑太 过伤脾。
5.1.3 防止邪气侵 袭 注重环 境卫
生,防 止水源、食 物污染、隔 离疫疬
病员、 凿井而饮、 修建“都厕 ”、修
“疬人 坊” 隔离麻风。 清代罗世 瑶主
张病人 衣服置蒸笼 内蒸。
5.1.4 调节饮食 饮食有 节、过食肥
甘厚味 ,则助湿生 热;进食过 少,则营
养不良 。
5.1.5 劳逸适度 过逸气 血流通受阻
,过劳 气血耗损太 过,均会削 弱抗病力

5.1.6 体育锻炼 “五禽 戏”、太极
拳、气 功、体操等 能增强体质 ,提高健
康水平 。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基本 特

1 .整体观念
整体 ——是指统一 性、完整 性和相互联
系性。
整体观 念包括:
1.1 人体本 身是一个统 一整体。
1.2 人与自 然密切相关 。
1.3 人体受 社会环境的 影响。
这种机 体自身整体 性思想及其内 、
外环境 的统一性认 识谓整体 观念。
2 .恒动 观念
恒动——就 是不 停顿的 运动 、变 化和
发展之意 。
生理上处 于永 恒无休 止的运 动中 ( 生→
长→壮→ 老→ 死 ) 。
疾病的发 生、 发展、 转归处 于不 停地变
化中。
中医理论 认为: 一切 物质, 包括 整个
自然界都 处于 永恒而 无休止 的运 动之中 ,
“动而不 息” 是根本 规律。
辨 ——分 辨、 辨认、 审辨 之意。
证 ——是 疾病 发展过 程中 ,某一 阶

的 病理概 括。
论治 —— 是根 据辨证 结果 ,确立 治

原 则与治 法。
“辨证” 是确 定治疗 的前 提和依 据。
第三节 中医 学的认 知方 法
认知——是指 认识活 动或 认识过 程
,是 对客 观世界 的认 识和察 觉。 包括感 觉
、知 觉、 记忆、 注意 、观察 、概 念形成 、
思维 判断 、问题 解决 等心理 活动 ——认 识
疾病 (现 代医学 :化 验 ) 。
掌握中医 学所特 有的 认知方 法, 是
学习 和理 解中医 学基 本理论 的入 门途径 ,
也是 深入 研究中 医学 的必要 手段 。
具体的认 知方法 有三 :
1 .司外揣内
“ 司外揣内” 是一种认知 方法,又 叫
“以表 知里”。人 体内外是一个 有机整体
,相互 间有着密切 联系,“有诸 内,必形
诸外” 。内在变化 可通过某种形 式,在外
部表现 出来。通过 观察外在表现 ,就可以
揣则分 析内部发生 的变化。
如:“心主血脉 ”、“其 华在面”。
通过观 察面部色泽 ,可推测心血 是否充足。
2 .取象比 类
“ 取象 比类”是运 用形象思 维,根据被
研究对 象与已知对 象在某方面的 相似或类同
(取象 、援物), 从而认为两者 在其它方面 也
有可能 相似或类同 (比类),并 由此推导出 被
研究对 象的性状和 特点的一种认 识方法。
运用这 一方法可 以把生疏的 对象与熟悉
的事物 相类比,达 到触类旁通的 目的。
如:“ 天温日明 ,则卫气浮, 人血易泻易
行”
而:“ 天寒日阴 ,则卫气沉, 人血易涩易
滞”。
3 .试 探和反 证
试探 —— 对复 杂的研 究对 象先作 一
番考 察, 尝试 性地采 取一些 治疗 措施, 然
后根 据实 践结 果,再 作适当 地调 整、完 善
并修 改原 设想 ,逐步 逼近的 一种 认知方 法。
(补 阳还 五汤 、黄芪 )
反证 —— 是指 从结果 来推 测原因 的
一种 逆向 认知 方法。
如“ 腹痛 →驱 虫治疗 →腹 痛停止 :
为蛔 虫所 致。
腹痛 →肾 下垂 →卧位 痛止 :证明 为
肾下 垂所 致。
试探与反 证所 具共性 为:都 从
结果反推 出原 因。
试探与反 证不同处:试 探先 采
取措施, 逐步 到位。 反证则 一步 到位。
这两种方 法在 中医学 过程中 都
被普遍采 用。
“ 三大认 知方法 ”仅仅 是研 究
中的一种 思路 ,所得 结论, 具有 一定的
局限性和 片面 性,因 此其结 论可 能是正
确的,也 可能 是错误 的,故 有待 进一步
第二讲 阴 阳五 行学

重庆医 科大 学 李荣 亨
  第一 节 阴阳 学

1 .阴阳 学说的基本概 念

阴阳是对自然 界中每两种
相关事 物或现象相 对属性或同
一事物 内部对立双 方属性的总
括。它 是一个高度 抽象的哲学
概念。

自 然 界 人 体

东春 体 上 外 心 督
燥 昼 左 火 外 上 天 日 男 背腑 气 卫
南夏 阳 表 部 侧 气 脉

西秋 体 下 内 心 任
湿 夜 右 水 内 下 地 月 女 腹脏 血 营
北冬 阴 内 部 侧 血 脉

小结:划 分阴阳 的一 般规律


阳 向上 外向 明亮 兴奋 无形 温热 运动 升浮
功能
阴 向下 内向 阴暗 抑郁 有形 寒凉 静止 沉降
2 .阴阳学说的基 本特点
2. 1 普遍性 古人将自然 界的一切事 物和现
象都归 类为阴阳两 大类。
2. 2 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 划分,一定 要在相
关事物 或现象之间 划分;不相关 的事物或现
象没有 基础,不能 分阴阳。
2. 3 相对性 阴阳属性的 确立是通过 与自己
的对立 面相比较而 后确定的。
如:天 —地 ; 上—下 ; 外—内 ; 腹—背 。
2. 4 可分性 阴阳各自随 着划分的范 围或条
件的更 动,均可再 分阴阳。
如男或 女:背—腹 ;腹中:六腑 —五脏;心
脏:心 气—心血。
3 .阴阳 的生理 关系
3.1 交感 相错 交感是 指阴 阳相互 作
用; 相错 是指错 综复杂 。只 有阴 阳的相
互作 用, 才能变 生万物 ;没 有这 种相互
作用 ,就 没有自 然界的 生生 化化 。“男
女媾 精, 万物化 生”。
3.2 对立 制约 是指阴 阳两 个方面 存
在着 相互 斗争、 相互牵 制和 约束 的关系 。
如上 与下 ;动与 静;升 与降 ;出 与入;
昼与 夜; 水与火 。
3.3 相互依 存 阴和 阳任何一 方都不能脱
离对方 而单独存在 ,阴阳双方都 是以对方
的存在 而存在的依 赖关系。
如:左 为阳,右 为阴,没有 左,就无
所谓右 ;没有上, 就无所谓下。
3.4 相互消 长 “消 ”—减少 ;“长”—
增多。
阴阳的 消长平衡 是指阴阳双 方始终处
于减弱 或增强的运 动变化之中。
阳消阴长 , 阴消 阳长。阴阳 间始终处
于动态 平衡状态, 如果这种平衡 被打破,
4 .阴阳的 病理 关系
4.1 阴虚 或阳 亢—— 生热
口燥 咽干 、便结 尿黄 、舌红 脉
细数。
4.2 阳虚 或阴 盛—— 生寒
口淡 不渴 ,四肢 不温 ,便溏 尿
清,舌淡 苔白 ,脉沉 迟而 弱。
4.3 阴阳转化 阴阳 在一 定的条件 下

可朝各自 相反的 方向转
阴→阳; 阳→阴。
化。
达到一定阈
量变 值 质变。
寒极生热 寒证→热证。

热极 生寒 热证→寒证。
4.4  阴阳 互损

4.4. 1  阴阳偏盛,伤及 对方

   阳胜伤阴:阳热 偏盛  → 伤津耗液


          (阳盛则 阴病)

    阴胜伤阳 :阴寒偏盛  → 损伤 阳



          (阴盛则 阳病)
4.4.2 人体正 气不足 , 导致对方
受损
阳虚损阴:阳气不足无力生长阴

(阴阳两虚)

阴虚损阳:阴虚不能滋养阳气
(阴阳两虚)
5 .阴阳 学说在中医 学中的应用
5.1 归属人 体组织结构 :背——阳, 腹——

六腑—阳, 五脏—

5.2 概括生理功能 :气属阳, 血属阴
物质 属阴,功能 属阳
5.3 说明病 理变化 :“阴 平阳秘,精 神乃治

阴阳平衡—— 无病
阴阳失衡—阴 虚或阳

第二 节 五行 学说
1 .五行 学说的基本 概念
五——是指“木、 火、土、金 、水”五
种基本物 质。
行——有两层涵义 :一是指行 列、次序

二是指运 动变化

五行 ——是指木、火 、土、金、 水五种
物质 及这 些物质间 的联系和
2 .五行归类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表里关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开窍 目 舌 口 鼻 耳
主管 筋 脉 肌肉 皮毛 骨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暑(热
五气 风 湿 燥 寒
)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3 .五行 的基本 特性
木性 :伸展 、易 动。
即具 有生 长、 升发、 条达 、舒畅 之
意。
火性 :火热 、炎 上。
即具 有温热 ,升 腾,向 上之 意。
土性 :长养 、变 化。
即具 有生化 、承 载、受 纳之 意。
金性 :清肃 、收 敛。
即具 有清肃 、收 敛、潜 降之 意。
水性 :寒润 、下 行。
4 .五行间 的生理关 系
4.1 五行相生
相生—— 是指五行 中某一行事 物对另
一行
木 资生、促进 和助长
事物具有
作用。
水 火

金 土
4.2 五行相克

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

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作用


水 火

金 土
4.3 五行制化

制乃制约;化乃变化之意。五
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
制中有生的生化制约关系。没有生,
就没有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没有制约
就会出现失调而发生疾病。因此,五
行间必须相互制化,才能维持正常生
5 .五行的 病理关系

5.1 相乘—— 相克太过 谓之相乘。

如肝旺乘脾 ——腹痛即
泻。

5.2 相侮(反 克)—— 相克不及谓 之相


侮或 “ 反克”。 如木克土为正常 ,若
肝木虚弱 ,土反侮 木,即为反 克。反克
6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6.1 解释生理 现象 阐释 五脏 相互关 系—
相互资 生、相 互制 约

6.2 解释病理 传变 “母 病及子 ”( 顺传)
“ 子病犯母 ”( 逆传)
“ 相乘” (相克 太过 )
“ 相侮”( 反克 )
6.3 指导诊断 青色属肝,面见 青色可能为 肝
病。
6.4 指导治疗

“ 虚则补其母” —培土生金法(补

脾养肺)。

“ 实则泻其子” —肝旺泻心,肾实

泻肝。

“ 抑强扶弱” —抑木扶土法:如抑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