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ê está na página 1de 3

2 0 1 5 年4 月 Apr .

2 0 1 5
第4 卷 第2 期 Journal of Bengbu University Vol. 4,No. 2

试论“三苏”《六国论 》的异同
袁 猛
(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 基于苏洵父子三人都曾写过《六国论》,且对于六国破灭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而展开分析: 苏洵持“弊在赂
秦”,而苏轼认为应“重士”,苏辙则从“势”的方面入手。三人观点不一,因此人们关注异的方面较多,对同的方面
则大多忽略。除了立论点,研究揭示了三篇文章中还存在许多相同的观点。
关键词: 六国论; 异同; 利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2015) 02 - 0049 - 03
DOI:10.13900/j.cnki.jbc.2015.02.012

On the San Su'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heory of The Six Countries

YUAN Meng
(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530023,Guangxi)

Abstract: Suxun and his sons all have written The Theory of the Six Countries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about the six nations burst. Suxun hold the bribery policy to the Qin State is the biggest disadvan-
tage,and Sushi said there should be " value intellectuals" . However Suzhe hold the situation is the first
reason. Many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different aspects,but ignored the same aspect because of the
three different points. It will focus on these same areas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the Six Countri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national interest

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占有重要的地位,而 不利,战 不 善,弊 在 赂 秦。 赂 秦 而 力 亏,破 灭 之 道


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重 也”; 又通过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
要三席,分别针对七国之事写了《六国论 》,阐述了 者以赂者丧,盖世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
对六国灭亡原因的不同看法。 下面分别将“三苏 ” 也”,这是一个总论点。 之后具体分析为什么弊在
的论点逐一列出,以期更好地进行分析与比较。 赂秦: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诸侯
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得出诸侯国
1 弊在赂秦
所应担忧的,恰恰是秦国所希望的,是赂秦而非战。
苏洵的《六 国 论 》是 三 篇 中 最 为 著 名 的,选 自 接着通过诸侯国祖先得到土地的艰辛与现在的“举
《嘉佑集》卷三,属于十篇《权书》之第八篇,原名《六 以予人,如弃草芥 ”再次形成鲜明的对比,提出赂秦
国》,一般通行本均作《六国论 》。 苏洵年二十七始 的结果是“诸 侯 之 地 有 限,暴 秦 之 欲 无 厌,奉 之 弥
发愤为学,……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 繁,侵之愈急,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那么诸侯
师,
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 国的灭亡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下文接着分析不赂者
[1]13093
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 从此 以赂者 丧 的 原 因,也 是 分 为 两 种 情 况。 陈 忠 义 在
苏洵文名大盛,而《六国》便是其中的一篇。 《“三苏”< 六国论 > 的分析与比较 》中,介绍得比较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陈述论点“六国破灭,非兵 详细: “齐不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

收稿日期: 2014 - 07 - 24
作者简介: 袁猛( 1990 - ) ,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E - mail: 1271884082@ qq. com
50 袁猛 试论“三苏”《六国论》的异同

丧,齐亦不免矣 ’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另一种情形 间。无论哪一方想要挑起战事,韩、魏二国都是必经


是,燕赵‘义不赂秦 ’,但燕‘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之地。而六国的不知天下大势有两点: 一是韩、魏不
祸焉’,而赵中了秦的反间计诛李牧,致使‘用武而 知天下大势。韩、魏本为其他四国抗秦的屏障,但却
不终’,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依附秦国,使秦兵出入其间,攻打其他四国,从而失
[2]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这种分析是比较切实中肯 信于其他四国。韩、魏灭亡而四国不救。 二是其他
的。可见苏洵的《六国论 》就是围绕“赂秦 ”这一弊 诸侯四国不知天下之势。 不知道厚韩亲魏以摈秦,
[5]
端,进行论证分析的。 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 结果
是秦兵趁天下诸侯相互攻击疲弱之时 ,攻灭各个诸
2 重士
侯国。总体来讲,苏辙的六国论就是“讲势”,即“厚
苏轼的《六国论》选自《东坡志林》之“论古十三 韩亲魏以摈秦”。
[3]178
首”,名为《游 士 失 职 之 祸 》 ,各 个 选 本 名 称 不
4 反映现实,托史言事
一,但以《论养士 》居多。 南宋郎晔著《经进东坡文
[4]
集事略》中作《六国论 》 。 苏轼论养士,并没有直 4. 1 立场相同: 为助六国,抗强秦
接说士的重要性,而是先罗列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田 三篇《六国论 》都是分析六国应该如何做才可
横五百壮士,写出士的出现时间之久,数目之多。然 以保存国家,抵抗秦国,所体现的都是弱国面对强敌
而“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时的应对之策。为什么会有这种立场呢? 首先必须
苏轼举了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国之有奸,犹鸟兽 分析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 北宋王朝重文轻武,宋
之有鸷猛,昆 虫 之 有 毒 螫 也。”只 要 让 他 们 各 有 所 太祖陈桥驿兵变“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
用,还是可行的。六国因为重士而存在了很久,而秦 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 … 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
[1]4
国统一后就想要将士人除尽,结果速亡。 这是苏轼 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再加上唐
由士的方面得出的结论。关于士的含义苏轼给出了 末五代大将弑君篡位的乱象,即“兵权所在,则随以
四种 人: “夫 智、勇、辩、力,此 四 者 皆 天 民 之 秀 杰 兴; 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 宋范浚《范香溪先生文
也。”这与 韩 非 子 的《五 蠹》《八 奸 》中 的 将 人 分 为 集》卷八《五代论 》) 。 因此,在取得政权后,北宋立
“五蠹”“八奸 ”相似。 不过韩非子主张将这几种人 即执行了“废藩镇,释兵权,罢 功 臣,典 禁 兵 ”的 政
[6]
除尽,这也是秦国所持的法家思想的体现。 对于这 策 。而北宋政治上高度集权,军事上分管而治的
四种人苏轼认为君主应该选拔他们 ,重用他们,并且 政策 则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与他们共富贵。如果士得到重用,各尽其职,则“其 苏轼父子所在的仁宗至哲宗朝,北宋王朝已经
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 是积贫积弱。从“檀渊之盟 ”的签订开始,北宋每年
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向契丹( 后称辽) 、西夏输送大量岁币、绢、茶。 之后
文章接着又对比论证秦王朝与六国虽然都是暴 对外多次战役亦是败多胜少。 总体来说,北宋王朝
虐无道,但六国因重士而长存,统一后的秦王朝因疏 是弱势一方,如何以弱抵强,是当时士大夫所竭力思
远士而灭亡,得出士具有重要性的结论。 最后指出 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苏轼父子借论史来言政,
秦汉的祸患就是因为不能重用士而又难以约束管制 给出的策略分别是“不赂”“重士”“讲势”。
他们,进一步阐明“重士”的论点。 4. 2 为言事而立论
概言之,三篇《六国论 》的立论观点大都存在偏
3 讲“势”
颇的一面。苏洵提出“不赂 ”,是针对真宗之后北宋
苏辙《六国论 》论及六国覆灭,首段就言“盖未 对外的“赂敌”情况提出的,希望朝廷废除这种苟安
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 的政策。但通读他所呈上的二十二篇策论,立论大
下之势也 ”。 文章对当时的天下大势,作了如下阐 都有些偏颇。“不赂”就要立足于战,至于北宋军事
释: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 疲弱的现实情况他是没有认识到或者是认识到而不
赵也,而在韩、魏之郊; 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 敢提出的。如《几策》第二篇《审敌 》就提出战,但他
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 立论的前提确是“吾兵良而食足,将贤而士勇,则患
[3]120
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 不在中原,如是而曰外忧可也 ” ,显而易见这是
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从这句话 理想化的。 但他能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式,提出“不
中可以知道,韩、魏两国是处于秦与其他诸侯国之 赂”的观点亦是难能可贵了。 至于苏轼的立论观点
蚌埠学院学报 2015 年 4 月 第4 卷 第 2 期( 总第 20 期) 51

同样是有可取之处的,无论何朝何代,人才永远是统 种纵横家习气体现地较为含蓄,但行文中仍大有纵
治者不可或缺的。 但忽略现实情况,一味地强调人 横家的雄辩气息。 苏辙文章是讲究“气 ”的,在《上
的能力,也是有失偏颇的。 这篇文章提出“重士 ”, 枢密韩太尉书》中就有“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然文
[9]381
是针对北宋当时“党争 ”激烈,士人思想遭受控制, 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再观苏辙本篇
仕途遭遇打击的情况提出的。最后是苏辙写这篇策 文章,立意就是从全局着手的,不纠缠于一国一事,
论,可理解为针对当时北宋承平日久,官吏腐败安 而纵论天下大势,很有气势,颇符合他汪洋澹泊又有
逸,缺乏深谋远虑的情况提出的。 因为六国是不可 奇气的风格。
能真正联合抗秦的。《史记 · 货殖列传》“天下熙 郭绍虞 在 三 苏 祠 题 的 对 联“萃 父 子 兄 弟 于 一
[7]
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比喻七国纷 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
争,士人 纵 横 是 最 贴 切 不 过 了。 倒 是 明 代 李 桢 的 识共源。”古人讲究书香门第,家学盛行。 苏轼兄弟
《六国论》分析得更中肯一些,“六国皆欲为秦之所 文章风格的形成离不开老苏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
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 ”,只不过他把产生这种 是潜移默化,也可能是有意为之。 另一个在“古文
历史演进的原因归结为上天。 因此,三篇《六国论 》 运动”中,“三苏 ”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他们所推崇
不必过分纠结于“三苏”立论的偏颇之处,应该重点 的就是 孔 孟 儒 学,所 修 习 的 是 韩 柳 文 章。 此 三 篇
关注其行文风格和文章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 《六国论》立论点的不同可以理解为当时文坛“文以
明道 ”,不因循守旧,并推陈出新,反映现实的理念
5 行文有重合互通之处
的体 现。 “缘 诗 人 之 义,托 事 以 讽,庶 几 有 补 于
[9]1120
“三苏”文中都善于运用比喻论证,辩论巧妙, 国。”
形象生动。如老苏文中“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以
6 结论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轼文中有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 苏 通过对“三苏 ”的三篇的《六国论 》的对比与分
辙文中“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都 析,可以较好地了解三篇文章的异同,对于不同的方
是比较贴切的。“三苏 ”文章中都提到了“重士 ”。 面应该重点研究,但不可忽略其文章相同的地方。
如苏洵文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 对于中国文学史上“一门三学士 ”的奇观,要从具体
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天下之谋臣奇才, 的作品入手,而对三人写的同名的文章《六国论 》的
包含了当时所有的谋士。“并力西向 ”即是合六国 研究,尤其是对文章相同相通之处的研究 ,就显得更
之弱而抗秦强。而苏轼全文都是谈论士的重要性。 有价值和意义了。
苏辙文中开篇就言“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
参考文献:
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这种貌似责
备的话语,其实还是凸显了士人的重要性! [1 ]( 元) 脱脱: 宋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六国覆亡还有一个相同的原因就是“败于利 ”。 [2 ]陈忠义.“三苏”《六国论》的分析与比较[J]. 泉州师专
1994( 2) : 42 - 44,
学报, 45.
这一点在他们的文章中没有直接提出来,但都在行
[3 ]舒 大 刚,曾 枣 庄. 三 苏 全 书[M]. 北 京: 语 文 出 版 社,
文中间接地体现了出来。 苏洵言“以赂秦之地封天
2001.
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可见六国没
[4 ]( 南宋) 郎晔.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M]. 四部丛刊初编.
有这么做。 苏轼则言“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89.
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 [5 ]沈还斌. 各出机杼 异曲同工———“三苏”《六国论》之比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 2013( 8) : 25 - 26.
较[J]. 语文天地,
职,则民靖矣。”六国分利于士而长存,秦王朝贪利 [6 ]黄水华. 中国古代兵制[M]. 台湾: 商务印书馆,1998:
而重 法,故 速 亡。 苏 辙 则 说“莫 如 厚 韩 亲 魏 以 摈 117.
秦”,“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 盟 败 约,以 自 相 屠 [7 ]( 西汉)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3256.

灭”,仍然是对于利益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三篇《六 [8 ]粟品孝. 宋代三苏的史论[J]. 西华大学学报,2010,29


( 1) : 1 - 6.
国论》都有“重士”“言利 ”,这与三苏的行文思想中
[8] [9 ]( 宋) 苏辙. 苏辙集[M]. 陈宏天,高秀芳,点校. 北京: 中
都有纵横家的习气有关 。 老苏文章风格纵横恣
华书局,
2004.
肆,笔力雄健,气势磅礴。而苏轼本篇史论是层层推
进,行文曲折,显然已是老练的政治家手笔,所以这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