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ê está na página 1de 28

1

由生態規劃理念審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方向

2 3 4
林玄宜 蘇瑛敏 劉介文

摘 要

臺灣的城鄉風貌,長久以來在缺乏整體規劃的概念下,一連串片斷與不連
續的決策過程,個別的城市與鄉間均缺乏獨特的地域風貌、公共景觀與視覺品
質等,不僅使得原有環境之自然、人文特質無法延續。在城市的建構上,也無
法創造符合人性、愉悅的生活環境;亦促使今日的臺灣農村,在經過一連串所
謂的"現代化"建設之後,原來與生態環境相互協調之農村居所(住宅)
,現已嚴
然改觀。過去政府在農村社區的建設上,多偏向以縮短城鄉差距為目標,但近
年來對於農村風貌之塑造也日趨的重視。例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九十三年
度施政計畫中「創造農村新風貌計畫」為現階段政府所積極推動施政方針。

因此,本議題之論述方式,以「生態規劃(Ecological Planning)」理念當中
之「生態環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的觀點為主軸思考。首先就議題之背
景與成因進行初步瞭解,參酌學者先驅研究(相關文獻論述)與宜蘭厝(具地
域性特質的住宅外部空間規劃經驗與設計手法)共同審視與探討,從現行農村
空間發展的形式與生態規劃理念間,所存在之課題點與差異性來加以論述,再
經由農村實質空間的發展「需求(Needs)」與「限制(Limitations)」層面之趨
勢,作有系統之論述與探討,以農村住宅之永續發展與塑造獨特之地域風貌為
其主要研究目的,為促使農村整體建設之發展能根基於生態永續性,充份發揮
在地所屬的「地方特色」且能「因地制宜」 。最後再綜合個人學習觀點所得,試
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方向(規劃趨向、規劃原則、規劃程序) ,並針對建
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村之基本原則,提出初步見解與策略取向以供研討。

關鍵詞:永續發展、環境倫理、生態規劃、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

1
國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中華鄉村發展學會(二00四年農村規劃學術研討會)
2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研究生
3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4
美國賓州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Planning Theory on the Review of External Space
Planning for Rural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Taiwan

1 2 3
Lin, Hsuan-I Su, Ying-Ming Liu, Chieh-Wen

Abstract

In the past, Taiwan had been developed by way of economical direction, but the inhabitant
in Taiwan hadn’t been supplied a good quality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n this competitive
age, nature resources have continuously been consumed. Looking around the environment, great
exploitation in rural took the place of fields and farms, and tar concrete replaced the soil and
grass. The country living space in Taiwan used to be in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Up to now, however, it has been totally changed after a series of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government’s diligent efforts for over the periods on rural housing construction have tended to
physical facilities, but recently it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reature of rural features. To
create rural new features is the government’s current administrative target.

The natural resource of earth is limited, but human’s desire for development is infinitely.
However, human’s living space is restricted in earth, so they are not able to do endless
development. Therefore, land resource should be reused in proper opportunity. Lands of rural
are proceed the reused work or second development by a method for "Ecological Plann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of rural construction, also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is the new idea comes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Those are new rural housing planning which based on "Ecology" and
add with "Ecological Design"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The basic idea is to improve a
positive and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and man- made environments, and seek for the
symbiosis with best usages and less damages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The main pro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Planning" idea on
"External Space Planning of Rural Housing Construction". The planning method for housing
external space reflects the consideration of privacy, security, leisure, and outsid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inhabitants and the designers.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if the designs of rural
housing construction were to put productivity, ecosystem maintenance and the environment into
consideration, then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designs, improve current
habitat conditions, create a bio- diversified environment, and incorporate the ecological
resources of the rural housing or community in the overall design. Only thus can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Taiwan’s rural housing att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nally, with the results
of ecological evaluation, the criteria of ecological planning will be given, and then initiated to
help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planner fulfill the planning work. With this research, we also
hope to bring out an inspirational concept for the future planning and renewal of rural housing
or communities in Taiwan.

Key word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Ethics, Ecological Planning, Rural


Housing, External Space Planning

1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Graduate Student
2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Associate Professor
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A, Master of City Planning

2
壹、前言

臺灣的城鄉風貌,長久以來在缺乏整體規劃的概念下,一連串片斷與不連續的
決策過程,個別的城市與鄉村之間均缺乏獨特的地域風貌、公共景觀與視覺品質等,
不僅使得原有環境之自然、人文特質無法延續。在城市的建構上,也無法創造符合
人性、愉悅的生活環境;亦促使著今日的臺灣農村,在經過一連串所謂的"現代化"
建設之後,原來與生態環境相互協調之農村居所(住宅),現已嚴然改觀。過去政府
在農村社區的建設上,多偏向以縮短城鄉差距為目標,但近年來對於農村風貌之塑
造也日趨重視。例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九十三年度的施政計畫當中「創造農村
新風貌計畫」乃為現階段政府所積極推動之施政方針。

因此,本議題之論述方式,以「生態規劃(Ecological Planning)」理念當中之
「生態環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的觀點為主軸思考。首先就議題之背景與
成因進行初步瞭解,參酌學者先驅研究(相關文獻論述)與宜蘭厝(具地域性特質
的住宅外部空間規劃經驗與設計手法)共同審視與探討,從現行農村空間發展的形
式與生態規劃理念間,所存在之課題點與差異性來加以論述,再經由農村實質空間
的發展「需求(Needs)」與「限制(Limitations)」層面之趨勢,作有系統之論述與
探討,以農村住宅之永續發展與塑造獨特之地域風貌為其主要研究目的,促使農村
整體建設之發展能根基於生態永續性,充份發揮在地所屬的「地方特色」且能「因
地制宜」。最後再綜合個人學習觀點所得,試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方向(規劃
趨向、規劃原則、規劃程序) ,並針對建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村之基本原則,提出
初步見解與策略取向以供研討。

人類因所集居的空間受限於大地與自然的限制,而無法進行無止盡的開發;四
0年代末期,Aldo Leopold(1948)主張人與自然,以一種倫理的關係維繫著,其
強調在自然環境中的其它種類生命也有生存權利,當人類在改變環境之時,更有責
任及義務去考量整體生物群聚福利「生態良知(Ecological Conscience)」 ,此論述也
開啟了人與環境間初步的對話。而「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之
理念,即包含著「需求(Needs)」與「限制(Limitations) 」層面,在(WCED, 1987)
所發表的報告當中,其定義「永續發展」為: 「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未
來世代滿足其需要之發展(Development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為本研究
目的當中所認定的最佳詮釋。

3
貳、相關文獻論述
2.1.1 永續發展的部份
Our Common Future(WCED, 1987)
‧「需求」﹣貧窮落後地區人類的基本生存需要。
‧「限制」﹣自然環境滿足人類需要的涵量限制。
‧「世代間公平」﹣人類有能力開發持續下去,滿足當前的需要,但不危及下一世代之需要。
‧「物種間公平」﹣生存不超過維生生態系統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下,來改善人類生活品質。
Earth Summit(Rio Declaration, 1992)
‧主張人類在永續發展的理念中居核心地位,享有健康富有創造力的生活權利並與自然環境相調和。
‧發展權利應該被實現,以便公平地滿足當代及後代子孫發展與環境需求;(里約宣言)第三條原則。
‧實現永續發展,環境保護應視為整體發展一部份,不應獨立於發展之外;(里約宣言)第四條原則。
Kane, 1992
‧永續發展是一個注意未來的過程、一個瞭解自然與社會循環的過程、一個將人與不同觀點廣為包容的
過程、一個保有均衡的過程、一個接受相互連結性(Interconnectedness)的過程。

2.1.2 生態規劃、環境倫理的部份
Aldo Leopold, 1949
‧主張人與自然,以一種倫理的關係維繫著,而自然環境中的其它種類生命也有生存權利,所以人類在
改變環境之時,更有責任及義務去考量整體生物群聚的福利(生態良知, Ecological Conscience)。
Ian McHarg, 1960
‧在 Design with Nature 一書當中其以生態的觀念進行土地使用規劃,著重在與自然作用之瞭解及其預
測與土地使用類別之相互影響;思考如何導入適宜當地環境材質、方位、形式語彙等的設計方法。
Sim Van Der Ryn & Stuart Cowan, 1996
Ecological Design offers three critical strategies:
‧Conservation(保育): Spending natural capital more slowly; Slows the rate at which things are
getting worse by allowing scarce resources to be stretched further.
‧Regeneration(再生): Expansion of natural capital; Ecological design works to regenerate a world
deeply wounded by environmentally insensitive design.
‧Stewardship(管理): Live on renewable interest rather than eating into natural capital; A particular
quality of care in our relations with other living creatures and with the landscape.
Beatley, 1998
‧在 Cooperating with Nature 一書當中其對於社區的永續發展提出幾點看法:
1.體認生態環境的基本限制,提高生態系統的健全性;2.建立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密切連結;3.減少對
於土地與資源的消耗;4.體認社會、經濟、環境三者目標間之關聯性;5.支持整體性的策略;6.建構
新的道德觀;7.強化資源、機會、環境風險等的公平分配。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4
2.1.3 農村定義的部份
林淵煌,1982
‧一個具有農村基本單位的聚落,其四周圍環繞著田者;亦可指數個農村單位的聚落,聯合組成為一個
空間領域者,其土地為生產利用之同時並保護其農村生產環境。
‧指農民從事農、林、漁、牧及其他生產環境與經濟活動;農民食、衣、住、行、育、樂生活環境與社
會活動;大自然景觀及歷史、文化、保護環境與精神活動等,立體空間及時間的領域,是一個具有經
濟性、社會性、教育性、生態性等,密切調和的有機綜合體,謂之「農村」。
洪啟源,1985
‧維持農業生產基本條件之安定,並優先保護農地或其他改良的農業資源。
‧具有生產環境與生活環境之基礎,且相互關聯的機能。
‧居住密度較都市低,且聚落單位較為分散。
‧適當農、林、漁、牧之活動,而保護國土及維持與培養自然環境。

2.1.4 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的部份
日本農村開發企劃委員會,1992
‧農村是一個綜合性的空間,其包括農業及其他產業在內的經濟活動,地區社會活動與生活均在此空間
內進行,因此除了個別的景觀設計是否良好以外,尚包含土地利用之秩序性;有良好的土地利用秩序
才能形成良好的景觀。
川浪浩,1993
‧農村應有農村之風貌,是所謂的獨特性;以當地現有的資源來發揮當地的特色。
韓選棠,1999
‧景觀為一個城市或村鎮予人的整體視覺感受,這種視覺感是由造成該城鄉景觀的一些歷史、自然與文
化等因素所形成的;而影響著這些景觀項目,除公共設施建設項目外,住宅建設應是影響農村景觀最
大的一項。而「屋頂」、
「牆面」、
「庭院」
、「圍籬」、「標誌」為農村社區改頭換面的重要元素。
蔡龍銘,1999
‧農村景觀除視覺上之美觀外,尚需兼顧自然保育、文化傳承、生產性、提供遊憩空間、防災、改善生
活環境、增進安全性等。並認為土地若無秩序性的利用,將容易造成紊亂,美麗的景觀也會消失。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2.2 生態規劃理念的思考脈絡
全球氣候變遷、臭氧枯竭、酸化作用、土壤沖蝕與生物多樣性的日益喪失減少等,
正威脅著我們共同的地球環境。人類早已逾越了環境與生態的界限,生產與消費的根本
基礎已面臨危機。人類在面臨環境的衝擊與反撲之下,逐漸意識到生存環境的破壞,而
掀起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保育運動的熱潮;四0年代末期,Aldo Leopold(1949)其主
張人與自然,以一種倫理的關係維繫著,自然環境中的其他種類生命也應有其生存的權
利,所以當人類在改變環境之時,更有責任及義務去考量整體生物群聚的福利(生態良
知, Ecological Conscience),此論述開啟了人與環境間初步的對話;七0年代,在環保

5
意識高漲的當下,生態景觀大師 Ian McHarg(1969)在 Design with Nature 一書中揭
開了生態規劃的理念,並作開創性的闡述與思考;八0年代,在 City Form and Natural
Process(1984)一書中強調環境規劃的生態理念,對於環境的利用及人們的活動應尊重
自然環境的運作法則,並順應自然的生態規則以形塑一個平衡且和諧的環境。因此,生
態規劃乃依據生態系與生物(物種)間相互依存且互信的自然現象,藉由生物(態)學
的觀點來看待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互動),其中互利是人類延續生命的主要型態,在
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的「進化」觀念(1859)裡,認為進化是物種
適應自然的調適過程;人類憑藉著高度智慧在生物進化的過程當中,居於領先的地位,
並從物種進化擴展到社會進化(Boulding, 1970),而營集居生活進而邁入共進化
(Norgaard, 1981, CO﹣Evolutionary Development);最後再將人類的社會環境系統與
自然生態系統相互結合,維持和諧共存、共榮的關係,以達到永續性發展的境界。

所以,「生態規劃(Ecological Planning)」理念乃是基於「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與「環境倫理(Environmental Ethics)」之趨勢下所導引出的新觀念,
其以生態學作為基礎理論,再配合生態設計與生態管理,遵循著生態規律與人類利益之
均衡為前題,貫徹因地制宜、因地適用、因地適產、因地適生、合理佈局等為原則,所
發展出的新空間規劃理論。因此,生態規劃應是遵循著區域原則、生態原則、發展原則、
建設原則、優化原則、持續原則、經濟原則等各項基本原則;生態規劃可協助決策者使
環境負面影響極小化的前提下,解決不同土地使用間的衝突議題,而策略性的生態規劃
更可積極地透過生態保育,適宜地進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生產配置、環境整治與環
境規劃;形塑一個地區的生態特質(例如:促使農村住宅外部農村化、內部科技化;外
部具有農村化特徵、內部享有科技化品質);若冒然將用於都市規劃的方式,套用於農
村空間的規劃當中,則勢必會對於農村的整體風貌或特徵產生重大影響。

誠如 Sim Van Der Ryn & Stuart Cowan(1996)所比喻的,生態規劃(設計)就如


同橡樹般地,從一顆落地的橡樹果實到成長生成的過程,其充份反應著在地實質環境(生
態)特徵。諸如:土壤、植物、動物、氣候、地形、水流與人們賦予它的一致性,希透
過這樣的方法使得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能夠相互配合而不是衝突或妥協。

6
其次,就生態規劃的基本原則與可依循之方向,參酌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Toronto Waterfront(1992)之見解。彙整如下表說明:
遵循自然環境法則(Natural)
遵循地理特性或自然過程(Natural Processes),即生態特色與地形地貌應密切結合,形成一個生物區
域或生態社區,以完整地保存生物基因多樣性、自然棲息環境與自然生態過程,讓未來的發展能與生態
環境相互配合。
維護整體環境品質(Green)
環境保護不是針對污染防治,也應包含自然人文景觀維護與自然保育;一旦遭受污染應儘速整治,如遇
重大開發應實施嚴格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運用最佳的方法來控制污染排放或廢物棄置。另外,人文資
產也應盡力來維護之,以維持其整體環境品質。
維持相關特性連結(Connected)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可謂之「物物相連(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自然與人為資
產應該予以妥善的保存或維護,這種連結包含: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都市與鄉野、社會群體、過去
與現在、人與自然等。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動態平衡與複雜的脈絡關係,彼此作用且相互影響之。
保障民眾之可及性(Accessible)
公共空間(資源),例如水域、海岸地帶等,應該維持其公眾基本權益。這些地區的規劃應該提供良好
的可及性與安全性,並於重要節點或據點處,必須有適當之交通系統或通達措施予以連結。另外,一些
特殊的需求(例如,殘障坡道、人行步道、腳踏車道等),應作適當之整體規劃。
提供多目標的使用(Useable)
土地資源與空間環境應能提供公、私部門多目標使用的機會,不但能夠滿足各項發展的需求,還要依據
其潛力的限制「適地適用」
。規劃利用應該要有「相容性(Compatible)」之基本原則與適當緩衝分區。
在土地利用方面,也需特別關注其安全性,對於個人安全、洪水、侵蝕、山崩,甚至有害物質意外事故
等風險進行評估,必要時需進行分區或管理。
豐富多樣空間環境(Diverse)
多樣性(Diversity)與複雜性(Complexity);為維繫生態系最大生態應變力(Ecological Resilience)
與自律活動(Self﹣Organizing Activities),須盡可能地維持地球上最具多樣性的原始荒野與所有多樣
化環境。一致性或缺乏多樣性之生態系,例如單一樹種的生產林地,將會因減少功能性與結構性之多樣
化而降低其生態應變能力,而導致易受害或失敗。
管理維護之經濟性(Affordable)
規劃與管理乃是一體兩面,規劃時必須考慮管理成本,管理的好與壞則呈現規劃之品質。周延的發展計
畫,在可能的狀況下,社會、環境與經濟目標應能夠相互整合,期使任何的開發計畫更為經濟可行,讓
政策機關能夠負擔,既能產出多方利益,同時能維護環境品質。在土地開發利用與管理維護方面應有長
期發展的眼光,任何開發計畫所投注的建設成本(資本支出)與未來所衍生的社會與環境成本(經常支
出),必須加以內部化來充份考量之。
追求永續發展模式(Sustainable)
土地與資源的開發利用,經常產生難以回復的影響。因此,必須採取「永續發展」的思維,以兼顧世代
公平與社會正義,使這一世代的人不致於耗盡資源,作出「竭澤而漁」、「超限利用」的發展模式。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7
2.3 源於生態觀點的農村空間規劃
「生態(Ecology)」一詞根據韋氏英文辭典的定義,是指生物與環境間整體關連。
其描述生物彼此間的關係,以及生物於環境之間,機能健全而互動穩定的良性關聯。自
然環境對於人類心理亦有調適與安慰的作用,自然環境的景色可使人身心愉悅,獲得心
理上紓解。從有人類以來就一直依賴著生態環境而生存,可是現代人類卻對於自身所依
存的環境漫不經心地加以破壞。而形成今日嚴重的環境危機,也可說是一種生存的危
機。環境是人類無法脫離的生活舞臺,破壞了立足的生態環境人類將無所依附。

人類使用非自然的手段,加諸於土地,不僅超過土地的負荷,加上對於無經濟利用
價值的種類,進行任意棄毀的浪費行為,已使得土地嚴重受創。人類在受到大自然的報
復之後,才逐漸回歸接受傳統的利用模式,事實上自然資源並非不可用,但是只著重於
短暫的獲利,常會招致更大的損失,也只有符合並應用自然生態系的特殊屬性來設計才
最有成功之可能性。在設計上若能充份考量自然生態系結構與運作過程,把自然當成是
規劃(設計)時所共同且相容部份,而不是待克服之障礙(如圖所示 The Ojai Fundation
School, Sim Van Der Ryn, 1996)。因此,要如何利用才能有效又不傷害自然環境,進而
能夠達到永續利用自然資源,則是目前農村土地利用與空間規劃的主要議題。

傳統的規劃模式,常偏重於人類的空間與需求的滿足,以致於經常忽略了生態環境
的承載能力,以及整體社會人文思維的啟發與再造。而目前先進國家所強調的「生態規
劃(Ecological Planning)」其理念則是相反過來的。生態的規劃,是一種新的觀念,強
調從生態環境的「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或是「供給面(Supply)」的潛力、機
會或限制條件等,優先進行適宜性的分析(Suitability Analysis),而非一味地滿足使用
者的需求;即是規劃師必須先尊重自然資源與環境供給面的條件下,再「因地制宜」配
合使用需求。而透過這樣規劃模式,才能夠在開發與保育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換言之,
這種正確的規劃理念,才是「兼顧人類需求、順應自然條件」的永續發展模式,也由於
自然生態系的複雜性與多樣性,所以在臺灣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生態系,都有其特色
與差異。故在實際進行規劃設計之前,任何的地方都須先考慮到這三個問題點(Wendell
Berry, 1987),並且能夠加以主動的調查與發覺:

1.這裡存在有那些原生的自然資源?
2.這裡的自然資源允許我們做什麼?
3.這裡的自然資源可以幫助做什麼?

另外,也要考慮地方之文化背景,如果一開始就有地方社區人士的參與,則不僅可
自其獲得許多有關當地特殊情形之資訊,亦有助於規劃案之執行與推動,而生態系中也
存在著許多的不確定性。所以,規劃之功能需求應維持較寬廣的彈性應變空間,並應有
失敗預防措施;要兼顧失敗的安全(Fail﹣Safe)與安全的失敗(Safe﹣Fail)。

8
Ecological Design of The Ojai Fundation School by Sim Van Der Ryn, 1996(圖引自 徐文慧等譯,2002)

其次,就生態農村空間規劃的基本原則與可依循之方向,參酌 Mollison(1995)對
於農村經營所提出之見解。彙整如下表說明:
自然環境的部份
規劃之時,應考量天然資源、山林河川、地形地貌、土壤地質、氣溫、雨量、濕度、風向、陽光、日照
時數等影響農作因素。規劃農村土地使用分區,限制使用強度,劃定農村景觀生態保護帶等,以作為生
態資源自然護育功能。
人為環境的部份
規劃之時,應考量農村的紋理與社會結構、歷史軌跡、建築配置、農業設施、公用設備、交通運輸、景
觀道路、公共空間、人文景觀、休閒民宿、產業推廣行銷、資訊媒體、社區組織運作等,以作為農村環
境發展之基礎。
生態環境與產業共生的部份
規劃有機生態農場、產業分區、太陽能、風力、沼氣、水資源、堆肥、廢棄物再利用、自然保護帶、生
態工程等,以採取共生環境的發展原則。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參、農村住宅外部空間發展現況
過去政府對於農村社區(住宅)實質空間的建設與發展,大多偏向以縮短城鄉差距
為目標,近年來才對於農村風貌的塑造日趨重視(諸如,農委會「創造農村新風貌計畫」、
經濟部「地方特色產業輔導計畫」、經建會「建造城鄉新風貌」、文建會「社區文化活動
發展計畫」、省漁業局「漁村社區環境改善計畫」、省水保局「農漁村社區建設計畫」、
省農林廳「農村社區環境改善計畫」、
「環境綠美化計畫」、「發展農漁村文化計畫」、
「發

9
展休閒農業計畫」等)。因此,本段之論述方式,就現行農村住宅外部空間發展所衍生
之問題點,從政策發展方向、農村住宅外部空間發展現況、傳統農村規劃與永續農村規
劃間的差異性等三個層面來加以探討。其次,將具相關性議題彙整成表格化形式以利於
瞭解現存課題,以供後續研討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審思。如下說明之:

3.1 現行政策發展方向
3.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創造農村新風貌計畫」
於九十年度起所推動之「農村新風貌計畫」的十年展望中,提出「產業」、「公
共及公用設施」 、
「生活環境改善」、
「農宅建築」、「景觀」
、「文物保存與維護」
、「生
態」等,為農委會塑造農村社區新風貌之重點,也是九十三年度施政計畫當中政府
積極推動之施政方針。彙整如下表說明:
項 目 說 明
1.規劃構築具區域性農業特色農村生活圈,辦理農村聚落新風貌建設示範,獎
農村新生活圈 勵建設綠色建築與公共設施。2.輔導民間社團參與農村建設,配合已完成農村
規劃與建設 綜合規劃地區,推動 72 區實質建設,並獎助辦理 23 區農村新風貌建設工作。
3.獎勵農村興建集村式農舍。
農村社區更新 1.配合農村社區土地重劃,辦理更新規劃及建設。
規劃與建設 2.輔導農村社區發展協會,共同維護管理農村社區環境。
1.辦理漁村社區建設與環境改善,並輔導培訓漁村志工,強化社區服務的工
作。2.辦理漁村總體營造教育訓練,鼓勵居民參與漁村發展事務,共同營造漁
建設富麗漁村
村特色風貌。3.輔導利用漁業資源,開發濱海遊憩據點與遊程,發展漁村休閒
活動,增加漁家的收入。
原住民地區 1.輔導原住民地區農村部落之改善生產與生活環境、提升農業人力資源之素
農業發展與建設 質。2.輔導發展山地農業特產,建立產品品牌,活絡農村經濟。
1.依據「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劃定休閒農業區,輔導設置休閒農場。2.
輔導農民利用農地及景觀資源,以農業結合旅遊、教育等方式,發展休閒農業。
發展休閒農業
3.建構「休閒農漁園區」綠色休閒產業體系,規劃利用地區資源,建設舒適、
安全、便利之體驗型農業休閒旅遊環境,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改善農家經濟。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3.1.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
於九十二年度為配合行政院「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故鄉社區
營造計畫」,輔導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整合地方政府行
政體系、社區資源及第三部門等,透過各項學習及參與機制,以建立公民意識,振
興地域活力,創造多元文化特色、高質化產業發展及人性化生活空間等,實現「人
文新臺灣、現代桃花源」之新願景。

10
3.1.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
於八十六年度所訂定之「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當中,將「環境品質」及
「景觀」之改善,列為其對於城鄉風貌之主要訴求。

3.1.4 內政部「城鄉景觀風貌改善運動實施計畫」
現階段所執行之「城鄉景觀風貌改善運動實施計畫」
,將城鄉景觀風貌界定為:
城鄉呈現給人的視覺上整體意象與記憶。並針對城鄉之「人為環境」、
「自然環境」、
「生活與文化活動」等,三項景觀進行改造,以創造「具本土文化風格、綠意盎然、
適意美質的新家園」為總體目標,並提出「文化、綠意、美質」為行動口號。

3.2 現行農村住宅外部空間發展現況
臺灣農村的聚落,雖然均依靠農地而建立的,但是受到地域性氣候因素等影響,各
形成不同類型;南部地區尤其濁水溪以南多為聚村,北部多為散村,中部則二種皆有,
東部則多沿公路發展密度較小的村落(富田芳郎,1933)。此外,也依據區域性農業用
地之地質或地形等差異,而發展出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型態。但是,在經過都市化與工
業化雙重衝擊的過程之下,臺灣的傳統農村產生了急劇的變化,同樣面臨了人口逐漸外
移,致使農村呈現老化與衰退,農民所得偏低,農村就業機會缺乏等實質問題;更面臨
了區域性城鄉發展的失衡,農村工作條件與居住環境普遍不良,農村建設零星與公共設
施不足等困境(黃山內,2000);隨之農村在密集化的擴張之下,漸漸地人為塑造的景
觀漸漸取代了大自然的景觀,交通性功能取代原有農村街道的社會性功能,原有的生活
文化也在追求金錢與利益之下難以留存。而現行的農村法規與計劃間,原應具有規範及
指導農村整體發展之功能,但卻無法抑制農村產業化對於環境的破壞,並積極保護稀有
的自然環境與景觀資源將其融入在生活環境之中。反之規劃的目標僅著重於表面物質化
的追求,計劃與法規之管制造成偏頗,因而造成現在的農村環境在環境衛生、微氣候與
視覺景觀上雜亂,外部空間功能界定不足,一些稀有的自然環境在所謂的保護與軍事安
全之政策下,任意地荒廢。

由於在過去政府沒有一套嚴謹的農村住宅發展政策,因而逐漸地衍生出許多農村住
宅的管理問題(例如與農村不相協調的住宅形式(週邊違建、鐵皮屋頂、磁磚材質、鐵
窗等)破壞臺灣農村的優美景緻)。再者,許多的農村住宅都存在著土地權屬不明、地
籍零亂情形,在種種問題下,乃造成農村住宅在發展與規劃上實質困難;也隨著農家子
弟成長,在農村住宅空間不足、通風不良、生活設施缺乏的影響下,更無以維持基本生
活條件。長久發展下來農村子弟一旦成家立業後,不是在農宅旁搭建臨時建築,不然就
是轉而在自有農地上興建農舍(林孟慶,2001)。在缺乏整體規劃概念下的農舍易造成
農村社區的景觀雜亂;綜觀影響農村外部空間發展的幾個變遷。彙整如下說明(黃山內,
:1.人口結構的變遷:年青人口外移、勞動力老化與素質低落等。2.生產方式的改
2000)

11
變:機械化取代大部份人力、糧食作物比重值逐漸降低等。3.生活方式的變遷:在科技
助力下,氣候不再為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因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情形不再)。
4.社會組織的變遷:大家庭組織的沒落,小家庭組織普遍盛行。5.環境因素的變遷:土
地的過渡開發,水土流失,破壞自然景觀;肥料、飼料與農(醫)藥品等化學藥品大量
使用,致使田園遭受污染。6.運輸需求的變遷:農村由於講求擴大經營的規模,提昇工
作效率,對於運輸工具與運輸設施的需求增大,農村的道路系統及道路寬度都有加大的
需求。7.住宅需求的變遷:早期農村住宅為三合院、四合院等傳統建築不再,現代立體
造型設計的建築物取而代之;農村樸實的建築風貌也隨之改變。

因此,目前的農村隨著社會現代化後,所呈現出來的風貌確實令人詬病。本段末茲
就現行農村住宅外部空間發展所衍生之課題,從法律面、計畫面、技術面等面向來探究,
以供後續研討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審思。彙整如下表說明(參酌省農林廳,1989、彭
作奎,1998、黃山內,2000、楊長榮,2001 等之見解):

法 律 面

‧農村住宅的發展缺乏法源依據:在過去只有「臺灣省農村社區試辦土地重劃要點」,由於只是行政命
令,缺乏法源依據,執行上極為不易。至民國八十九年才有「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條例」的頒布,而其
內容雖較前者細膩,且具有法源依據,但其內容只著重於重劃區的選定與重劃後土地分配的問題,於
農村特色的創造與保留,僅談到原則性而已。
‧農地違規使用未能有效遏阻:依「農業發展條例」第廿七與卅一條規定:農業用地移轉、贈與或繼承,
免徵土地增值稅、贈與稅或遺產稅。但如繼續經營不滿五年者,應追繳應納稅賦;乃是基於經營農業
的利潤相對較低,為獎勵農地農用,在農地稅賦方面予以優惠。但對於違規使用或變更為非農業使用
再移轉者,即使被稅捐單位抽查到,裁定補繳應納稅賦;然而其金額畢竟較低(因農業用地之公告現
值遠低於市價),再加上缺乏相關違反土地使用管制重責處分規定,實難有效遏阻此等事件。

計 畫 面

‧農村住宅發展(更新)相關計畫不足:都市地區有「都市計畫」
,若更新有都市更新條例與實行細則,
而農村地區,卻沒有類似「農村計畫」來作為上位計畫且更新時亦沒有實行細則作為依據。
‧農村住宅零亂興建影響整體風貌:依「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地區申請同意使用及變更編定處理要點」
第五條規定:農民申請興建農舍時可逕依「實施區域計畫地區建築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同意農民
於耕地上申請興建農舍;不僅極易產生零亂興建,且對於農村整體景觀風貌有著重大影響。

技 術 面

‧農村住宅改善缺乏規劃時的參考依據,以致於農村景觀風貌缺乏特色:在都市地區有「都市設計管制
要點」可作為該計畫地區建築風貌與特色塑造的依據與限制。但是在農村地區,卻沒有類似的管制要
點,使其形成無限制的擴張與任意的設計。
‧農村住宅缺乏統合管理,公共設施不足、品質參差不齊,工程設施品質粗糙且缺乏生態觀念。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12
3.3 試論傳統農村規劃與永續農村規劃的差異性
臺灣地區自 1960 年代以來經濟快速地發展,都市化現象持續擴大,農村的風貌長
久以來在缺乏整體規劃的概念下,一連串片斷與不連續的決策過程(較著重於工商業發
展與科技的進步),個別農村間缺乏獨特的地域風貌、公共景觀與視覺品質,不僅使得
原有環境之自然、人文特質無法延續,農村住宅的建構亦無法創造出符合人性、愉悅的
生活環境。環境資源被視為可無限開發利用原料,意識中總認為人類可以完全地掌控自
然,而忽略了資源的限制,較著重於短期的經濟成長。而永續發展的規劃模式則較注重
資源多樣性,最有效率能源利用,著重於環境、經濟、社會三者之間的均衡發展,強調
資源的保存與再利用。以下茲就傳統農村規劃與永續農村規劃的差異性,從農村系統、
生態系統、能源系統、技術系統等面向進行初步比較,以供後續研討農村住宅外部空間
規劃審思。彙整如下表說明(參酌 Ian McHarg, 1960, Nijkamp, 1990, Byrne et al., 1994,
Sustainable Seattle, 1994、黃書禮,1996、李永展,1998、Beatley, 1998 等之見解):

項 目 傳 統 農 村 規 劃 模 式 永 續 農 村 規 劃 模 式
集中型(Concentrated)同質性空間發展模式 分散型(Dispersed)異質性空間發展模式
建築許可 規劃許可、開發許可、建築許可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相容的土地混合使用
注重短期經濟成長 注重長期經濟發展
農 村
生產趨向(Manufacturing Oriented) 社群趨向(Community Oriented)
系 統
商業趨向(Commodity Oriented) 保護趨向(Conservation Oriented)
資源視為生產投入要素 資源視為有限且敏感必須加以管理
資源密集,以經濟為優先 資源保育,以多目標為考量
經濟成本優先 經濟成本與社會、環境成本均衡發展
人類支配著環境 人類與環境共存
單一生態系統 多樣化環境保育與管理
生 態
環境是豐富的資源(先破壞、後補救) 自然資源是可耗竭的(完整環境資料庫)
系 統
環境衝擊對經濟成長是外部性 環境衝擊對經濟成長是內部性
復原趨向(Rehabilitation Oriented)開發 預防趨向(Prevention Oriented)開發
充裕且便宜的供應 資源保育與再利用
燃料為基礎(Fuel Based)之價值 社會、環境成本為基礎之價值
能 源
產業技術為趨向 生態保育為趨向
系 統
經濟生產之效率 終端利用(End User)之效率
經濟規模與技術的集中 技術分散的觀點
大規模形態 最適規模形態
技 術
經濟成本支配技術決策 社會、環境成本支配技術決策
系 統
忽略對於環境的衝擊 重視整體生態環境的敏感性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13
肆、案例探討﹣宜蘭厝
長久以來,臺灣城鄉的環境一直建構在一種眼前短暫利益追逐的基礎上,既看不到
與過去的情感連結,也感受不出對於未來發展的遠見。總瀰漫著一種「去地方化」的環
境發展趨勢,過去傳統農村地景中所形塑出來饒富文化意義的空間形式也逐漸地遭受毀
壞或變得模糊。在地方文化面臨到此一危機的同時,應如何為地方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重建地域性文化風格,已成為一項令人關切的課題。因此,本段之論述方式,希透過「宜
蘭厝」所強調之「在地化」的設計觀點來審視與探討,從源於地域性特質的「宜蘭厝」
住宅外部空間之規劃經驗與設計手法等面向來加以探究,以供後續研討農村住宅外部空
間規劃設計時審思。如下說明之:

4.1 源於地域性特質的﹣「宜蘭厝」住宅外部空間規劃經驗
宜蘭原名「葛瑪蘭」,自清代葛瑪蘭通判烏竹芳選定「蘭陽八景」之後,宜蘭人才
開始暱稱自己的鄉土為「蘭陽」(楊憲宏,1993)
。居住於蘭陽平原上的先民們主要從事
著農、漁業;生活於多雨、多颱風且潮濕的地理氣候條件上,而漸漸形成田疇阡陌、農
家竹圍點點的特殊景象,這些印象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宜蘭。而這種傳統的宜蘭住宅形
式,就在現代化生活形態的轉變與建築材料使用習慣等諸多因素之下,使得我們己無法
從住宅的形式來解讀在地生活形態或自然環境特徵,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鋼筋混凝土造
「農舍」。然而美其名為農舍,其實就是變相的操作非都市土地建築用地的商品住宅。

因此,就是透過這種反省之下,宜蘭縣政府希望跳脫一般農舍的規劃設計方法,採
取直接面對當地居民的需要且保有蘭陽地域文化特色,乃委託仰山文教基金會舉辦一系
列宜蘭厝設計的活動,藉此尋求一個具有宜蘭在地風貌特性的住宅形式(適合宜蘭當地
的氣候特性、人文特質、生活習慣等)。希能夠重新詮釋傳統生活的優良習慣,並鼓勵
民眾以現代生活的優良住宅來推廣地方特色,以提昇現有建築文化、改善居住環境品
質、確保蘭陽平原的優美景觀(仰山文教基金會,1996)。然而,宜蘭厝不可能每一棟
都能醞涵出其完整的宜蘭厝精神,但是在整個水泥叢林與鐵窗文明的社會環境之中,似
乎我們又看到了住宅設計的另一種可能。「宜蘭厝」所強調的住宅觀念,除了在節能技
術與尊重生態環境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活經驗累積與融合,它是塑造「家園」意象最主
要元素之一。而「宜蘭厝」其住宅外部空間規劃的基本原則,彙整如下表說明:

順應蘭陽地景的宜蘭厝
住宅量體比例力求簡單、瘦長,並搭配簡單、主從分明斜屋頂,以低彩度、低亮度本地建材為主調。
豐富戶外空間的宜蘭厝
使用各種型態的半戶外空間(諸如,廊、棚、陽台等)
,以增加空間的層次感與彈性使用。部份遮棚採
框架式構造甚至是活動式構架,可依使用者隨意變換;戶外空間利用建築體、植栽加以包裹,使人在其
中形成領域感能夠自在活動(利用新屋與舊屋所圍塑出來的埕,使埕成為家族、鄰里共同活動空間)。

14
自然環境語彙的宜蘭厝
針對宜蘭地區多雨、多颱風,夏季西、南向日曬嚴重,冬季苦於東北季風吹襲,室內結露等自然條件,
在量體配置、入口及建築材料等皆需謹慎因應。例如,在量體的配置及開口上,住宅量體主要配置在北
面,南面則留設中庭、露台等主要戶外空間;另北面主要受風面採小開口為主,東面開口則加防颱窗;
南面面對中庭面則採用大開口;窗台加上深出簷,再搭配防颱百葉窗得以遮陽、防風與防雨等。
自然純樸質材的宜蘭厝
主要以灰、紅、白三色配的房子,在蘭陽平原的田園景觀十分熟悉。採紅瓦、白粉牆、洗石子與紅磚等
材料,能表現出田園質樸的感覺,以白水泥加特白石粉刷,不失為樸實、經濟、易維護建材。而戶外空
間除必要硬舖面外(埕)盡量能夠透水,不但能避免反光、反射熱,對於雨水循環也有相當助益。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順應蘭陽地景
‧豐富戶外空間
‧自然環境語彙
‧自然純樸質材(圖引自 李綠枝,1998)

4.2 源於地域性特質的﹣「宜蘭厝」住宅外部空間設計手法
建構一個合適的住宅居所,首要應符合生活所需要的並順應自然環境的條件與限
制;這不管是針對何種建築類型,都應該是最先要思考的課題。在世界上各種的地域性
建築,之所以能讓我們第一眼就能分辦出其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於它的建築形式;
而建築形式即建立在其地理環境、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基礎之上。誠如李綠枝(1998)
對家園意象所詮釋:「家」的意象是什麼?在蘭陽平原上的「家園」又是什麼風貌?這
是我們不斷思考的問題。當我們站在附近的田埂上,看到這棟房子和諧地融入街巷鄰
里、田園的生活空間,也許是「宜蘭厝」最大的意義吧!以下茲就「宜蘭厝」其對於住
宅外部空間所提出之設計理念與遵循規範,彙整如下表說明:

順應在地特性
對應於宜蘭地區的地景、颱風、東北季風、多雨、地下水等,地理因素與自然條件於配置規劃階段。設
計防颱窗、雙層牆、露明管線,面對受風面大開口應有防颱設計,考慮風壓、飛散物、樹枝等撞擊及雨
水灌入。此外,也適當的使用雙層牆來解決輻射熱、西曬、滲水等問題。
地景植栽計畫

15
植栽與被植栽所掩映農宅是宜蘭地景經驗關鍵元素,包被基地、定義家園的喬木或竹圍,界定入口動線
的七里香、扶桑綠籬,豐富家居生活果樹與瓜棚,遮蔭建物大樹,都同時形成「宜蘭厝」的主體。
自然純樸質材
建材應盡量以當地常見(用)的傳統建材。諸如,利用紅磚、洗石子、卵石、頁岩、空心磚、尺二磚、
白粉牆、木材等材料,作為設計的主調。避免濫用磁磚,盡量清楚地表達構造形式。
豐富戶外空間
宜蘭厝的基地大多有良好的戶外空間。由室內空間到戶外空間,應具有多層次、多型式的過渡處理,促
使戶外空間與室內空間連通一氣,並適當使用玄關、門廊、迴廊、陽台與深窗等建築元素。
生活空間特性
室內格局反應著傳統農村人倫關係,若有祭祀空間應符合其格局,注意其主牆面留設。餐廳、廚房、客
廳應形成一個相互流通呼應的生活核心空間,擷取傳統手法優點以規劃符合在地生活方式的特徵。
傳統空間特性
宜蘭厝的戶外空間須能反應實質生活的形態。諸如,工作埕、工作棚、停車場、果園、菜園、院子等。
這些空間應多利用建築量體、牆面、植栽綠籬等,予以明確的界定與包被。
主從分明屋頂
配合宜蘭地區多雨特性,若無陽台時應考慮深出簷。若天溝不易清理時,可直接讓雨水滴落地面,但地
面的滴水線須先預作處理。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現行臺灣鄉間地區隨處可見之農村住宅形式(語彙)風貌(林玄宜,2004)

宜蘭厝的空間形式(語彙)實質的反應出當地的
生活形態(諸如,埕、工作棚、停車場、果園、
菜園、院子等);另在建材應用上,則實質的反
應出當地的風土民情(圖引自 謝英俊,1998)。

16
伍、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方向
透過以往的經驗得知,多數的規劃方法與技術操作手段都是用來征服自然,但是自
然本身就是許多複雜因素的平衡結果,尤其是農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任
何一個農村空間的形成,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累積,並非短時間之人工方式所能塑
造的,一旦被破壞就可能永遠無法回復。所以,在進行農村住宅規劃之時,應特別著重
於自然環境的保育與維護,尊重現有的環境結構,盡量避免過度的發展與工程破壞,期
能達到空間與資源的永續利用。在規劃時應特別著重於生態環境「供給面」的潛力與限
制條件,而這些在基礎調查與分析層面時是極為重要因素;就某些開發計畫其對於基地
周遭的生態環境缺乏深入的調查與研究,以致於無法確實地掌握基地(地區)特性。因
此,本段之論述方式,主要綜合之前相關文獻論述與宜蘭厝(具地域性特質的住宅外部
空間規劃經驗與設計手法)共同審視與探討,以生態規劃理念中之生態環境的觀點為主
軸思考,再加入個人學習觀點所衍生議題,試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方向(規劃趨
向、規劃原則、規劃程序),並針對建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村之初步原則,提出「概
括性」觀點與「原則性」思考,以供研討。

5.1 試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趨向
本段試圖從生態環境(自然向度)、生產環境(實質向度)、生活環境(人文向度)
等,三個主要規劃的面向來加以探討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方向,並依循著基本的觀
點來審視;農村的生態資源有限應為妥善的規劃與利用(空間軸),農村的人文風貌特
色應為妥善的規劃與保存(時間軸),透過空間(生態資源)與時間(人文風貌)的發
展沿革,尋求永續生態農村的空間規劃原則,期以「量」的滿足與「質」的提昇。而解
決之道,係是透過農村整體綜合發展計畫(規劃),依據農業用地管理政策與配合地域
環境特色前提下,規劃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農村住宅形式,且涵蓋著生產、生活與生態等
層面的改善,以創造出農村持續可居的價值性。彙整如下表說明:

5.1.1 生態環境(自然向度)
規劃趨向 內容說明

‧農村「生態環境」的維護﹣應整合生態保育觀念於規劃過程當中,合理且有效利用環境
基本原則 資源,使自然資源永續發展。區域環境的資源應作總體性的規劃與掌握,並建構區域性
生態資料庫,劃設限制發展區域(環境敏感區)以維護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完整性。
‧自然環境之地勢、地貌、形態,具有當地的特色,應予以保留。
潛力面向
‧調查生態環境優良區域,並評估其價值性以瞭解是否適宜開發。
‧農村地區缺乏界定的範圍;哪些地區的連接點遭到破壞。
問題面向
‧農村地區大(微)氣候的變化是否會影響整體規劃策略。
‧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育措施需要全面性、整體性的來考量,應以落實相關法令與民眾教育
對策面向 等層面來進行操作;1.加強本土化農村生態教育,鼓勵民眾參與生態旅遊。2.配合當地風
貌與氣候條件,來營造自然生態的農村環境。

17
5.1.2 生產環境(實質向度)
規劃趨向 內容說明
‧農村「生產環境」的建設﹣應配合國際化、自由化與高科技化來調整農村產業的結構與
基本原則
區位特性。以建構一個具有永續發展觀念的農村產業文化,並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
‧永續農村住宅的落實,須靠經濟(產業)發展的力量來支持,如果沒有永續經濟(產業)
潛力面向
的發展,想要維持其他事項的永續發展,就會顯得較為無力。
‧開發農村住宅的自然環境資源,以不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問題面向
‧大規模的農村住宅開發,是否會影響整體規劃設計的本質。
‧從最根本的環境管理系統,自發性的提昇農村產業環保效率,注重清潔生產是產業應有
的責任;建設時應適當的運用生態工法來配合農村住宅整體規劃。
對策面向 ‧利用再生資源時,要有留給下一代賴以生存的想法與做法。利用非再生資源時,要作有
效利用,並盡量研究可能代替品,以減少對它的利用。
‧持續加強永續能源與永續社會之互動研究,並建立相關資訊系統。

5.1.3 生活環境(人文向度)
規劃趨向 內容說明
‧農村「生活環境」的改善﹣應塑造高品質的住宅生活環境,縮小農村發展差距,城鄉均
基本原則 衡發展,以塑造獨特在地風貌「因地制宜」
。兼籌並顧著重於科技與人文、物質、精神的
平衡發展,倡導農村住宅簡樸生活,加強生態環保觀念。
‧健全農村綠地(開放空間)的整體或限制發展策略,以創造綠意、舒適、美質且永續性
潛力面向
的綠色農村住宅文化。
‧哪些地區的農村住宅空間形式逐漸地衰弱;哪些地區的空間地形限制明顯。
問題面向
‧哪些地區的農村住宅空間紋理被忽略;整體發展密度的訂定標準是否適當。
‧強化農村住宅土地使用的合理規劃,重視人本的交流網絡,整合與規劃農村社區內的各
對策面向 項公共設施、機關與資源等,營造自主的農村生活圈。並建構地區性的防災避難、救災、
救護等系統(機制),以降低農村災害的影響程度。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5.2 試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原則
每個地區因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社經環境皆各有不同,而農村住宅為形塑各
自獨特的風貌特色,故在實質的規劃原則與內容制訂的探討上,時常難以統一(通則)。
因此,本規劃原則之內容,乃綜合之前相關文獻論述與宜蘭厝(具地域性特質的住宅外
部空間規劃經驗與設計手法)共同審視與探討,具體的描述當進行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
劃(設計)之時,所會面臨到的各種可能性構想。本段試圖從敷地、住宅、景觀、傢俱
等,四個主要規劃的面向來探討與整理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原則,以供擬定相關農
村規範或規劃(設計)時的參考。彙整如下表說明:

18
5.2.1 農村住宅敷地(規劃)部份
規 劃 構 想

‧基地的開發或再發展,應考量以大街廓整體開發、鄰里單元或簇群式發展為宜,於規劃中以
達到增進農村社群意識為趨向,並能確實與農村周遭風土環境相互配合為原則。在基地的規
劃上,應盡量避免過度細分,應加以整合,並尊重自然生態法則,盡量配合保留原有植栽,
妥善研擬農村利用與保育計畫,以生態規劃概念落實於農村實質空間的整體發展計畫。

規 劃 原 則

‧基地的開發,若有符合「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項目及範圍認定標準」之要求者,應
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以作為計畫開發與否或規劃替選方案時的參考。
‧基地的規劃應以維持或配合自然地形與農村景觀為基本原則。基地周圍應考量以退縮的方
式、留設開放(綠地)空間或配置較低層的住宅,以緩衝建築量體對附近環境所造成,在視
覺上與心理上的壓迫感。
‧基地的規劃應尊重該地區原有之人文、商業等活動行為,並考慮延續街廓外原有之活動模
式。如臨接鐵路、公路、工廠、溝渠或影響居住安全、寧靜與衛生設施之時,應保留適當的
寬度或綠帶以作為間隔。
‧基地的規劃應考慮鄰近地區的街道紋理、開放(綠地)空間位置、公共設施、公用設備、交
通系統、景觀植被、安全防災與建築物高低量體之型式等,會造成農村實質環境衝擊的問題。
‧基地的規劃應著重於安全性,舒適性以及人性化尺度之考量。開放空間的設置應考量自然氣
候的條件與特徵,對於活動舒適性所造成的影響。
‧基地所劃設之開放(綠地)空間,應盡量集中配置作整體規劃,建構完整、可及性高的人行
動線系統(網絡),以串聯整個開放(綠地)空間。並考量日後管理維護等實質問題,避免
有視線與管理維護上的死角;以增加視覺監視的安全感與防範犯罪。
‧基地內所留設之開放空間應盡量作綠、美化,設計鋪面的透水性。植栽應注意整體性配置,
考量平面與立體視覺景觀規劃,於基地內部四週種植各季可開花之樹種,使基地在各季可呈
現出不同的風貌。另外,在人造景觀的美化上應注重其自然化,具有親切感等。
‧基地所規劃的空間上,應充份地考量環境心理學的影響,以營造每一位居民都樂於使用的開
放(綠地)空間。另外,可配合設計農村社區的標幟、公告欄、垃圾收集、公用電話、郵筒、
休憩座椅、街道傢俱等設施(備),並與社區內之各項設施、開放(綠地)空間相互結合,
以共同塑造農村社區之整體意象。
‧基地的規劃可透過配置與色彩手法來軟化空間氣氛,營造和諧空間環境。若鄰近計畫道路設
有人行道,則開放(綠地)空間設置需與人行道相互串聯,提供人們駐足與休憩。

5.2.2 農村住宅外觀(設計)部份
設 計 構 想

‧住宅的外觀設計應盡量採用當地的材料與資源,來做為農村住宅色彩及材質上的風貌。住宅
量體與立面的設計應尊重鄰近地區的農村特色,充份考量當地風土特性。在結合基地規劃,
據以進行整體設計,並適當地融入特有的地方元素與綠建築的設計理念等。

19
設 計 原 則
‧住宅應盡量以座南朝北的方式為宜,若主要採光面朝向東西向時,應於設計時充份考量住宅
立面與遮陽系統。對於採用高層化的住宅群體配置方式,應充份地考量基地周圍之氣流、風
向、日照、陰影等問題,以避免對住宅本身及鄰近環境造成衝擊。
‧住宅所採用的風格、造型、形式、元素等,應盡量配合農村當地的整體視覺意象與風貌特色,
其住宅造型語彙應與周遭環境相融合,避免過度繁瑣,色彩過度鮮豔強烈。
‧住宅所使用的材質應依量體、高度、使用機能、區域風格等選擇不同建材,並應特別考量維
護性與耐久性。住宅臨街牆面之材料,最好配合使用具有農村當地特色之建材,避免採用易
造成眩光與反射之材質,如金屬、強反射玻璃等。
‧住宅於主要出入口處,應採取不同的立面處理,以突顯其出入口的位置。另依據住宅型態與
空間類別,應事先規劃合適的冷氣空調系統,並預留主機的位置,避免破壞住宅整體景觀。
對於住宅陽台、雨披或冷氣口等可能違建的部分,應予以統一設計。
‧住宅的外牆顏色應配合農村地區的紋理特色與鄰近建築相互諧調;並可依據其使用性質的不
同,在色彩上做不同變化的處理,以增加地區的層次感。
‧住宅屋頂的設計應採取不同立面處理,如斜屋頂或特殊造形等,但應避免過於突兀。屋頂設
計應同時考量頂層所附設水塔、空調、視訊、機械等設施物,盡可能加以隱藏或包覆。
‧住宅花台的設計須考量顏色與材質,以配合農村住宅立面的整體景觀。而同一棟住宅之雨庇
應共同設計,並配合住宅之立面色彩,以營造出農村住宅的立面特色。
‧住宅應採明管設計,採用耐銹蝕建材,並考量其融入住宅整體立面的設計。

5.2.3 農村住宅景觀(配置)部份
配 置 構 想
‧農村住宅的景觀應著重於整體性的規劃,基地內所種植之樹種,應優先考慮現有樹種,在考
量地方鄉土性樹種的使用。其維護計畫,應以耐旱不需經常修剪為主,並注意混合種植的生
長速度,顧及效果與穩定性。在設計時須充份考量日後管理維護的問題,同時考量日、夜間
景觀意象,以塑造全天候的良好生活環境。
配 置 原 則
‧景觀的設計除了特殊需求外,應盡量以本土原生樹種為宜,並盡量保留與利用基地內的現有
植栽,使其原地保存,避免植栽遷移所造成對植株的破壞。種植可吸引鳥類、昆蟲等,生物
喜好聚集的景觀植物,可在植栽上設計鳥類或其它動物可棲息之設施,如鳥踏等。
‧植栽應注重整體性的配置,同時考量平面及立體之景觀效果,植栽設計應強調季節性的變
化,以植栽的特性來創造季節性趣味與分區特色,塑造良好優美的農村意象。
‧植栽的選取應考量安全、生命力強、較少病蟲害、易管理維護等因素,並與農村當地的風土
特色相互結合,考量原生種植栽之選用。並顧及植物的特性與環境的需求(生態環境的基本
需求、綠的提供、四季變化的樹形、樹種、香味等因素)

‧提供樹木有足夠樹穴,確保其存活率。此外,鋪面之樹穴應以鏤空鑄鐵蓋板或其他透水性材
料覆蓋之,根部應保留適當透水面積,且應與公共人行道地坪之高程齊平,以保護樹木之根
部,但不可妨礙行人動線。另外,須對於樹木的成長做長期的維護與規劃。

20
5.2.4 農村戶外傢俱(設置)部份
設 置 構 想
‧街道傢俱之設置,應配合農村當地的文化產業特性、景觀環境、活動功能等,以整體共同設
計為原則,並設置於容易到達便於使用之地點。需考量使用之耐久性,維護之方便性、替換
之供給性等需求。電話亭、候車亭、座椅、垃圾桶等各式戶外街道傢俱,可採用徵圖的方式,
就農村當地的環境、材料、意象、產業、文化等,發展出具有地域性特色之傢俱設計,以增
進在地的農村風貌。
設 置 原 則
‧傢俱的設計應配合農村當地的環境、材料、意象、產業、文化等特徵,增設具特色的相關解
說告示牌設施,創造機會教育。所選用之傢俱,應符合優美、堅固耐用、易維護等原則,其
它諸如照明設備、消防栓、變電箱等設施(備)
,亦應納入農村整體規劃。
‧傢俱的設置應結合公共藝術,塑造與強化農村景觀特色(諸如,燈具、座椅,植栽、招牌等,
皆應針對農村住宅的特性進行整體規劃設計),並應設置於容易到達便於使用之地點(場
所),考量其使用的耐久性,維護的方便性、替換的供給性等需求。
‧變電箱、電信箱、公用電訊設施(備)、消防栓等,其它供公眾使用之電力、電信與消防設
備等,在設施(備)體外應配合農村特性、意象特徵等加強美、綠化,避免成為視覺障礙。
‧電話亭或垃圾桶的設置位置,不應妨礙開放空間平常活動。垃圾桶外觀設計應與街道傢俱相
互配合,放置須考量其方便性,人群聚集處,建物出入口等,其型式、色調應配合農村特性、
意象等作整體設計;並應加蓋避免雨水滲入,以易投擲及防臭為主要考量。
‧標誌或解說牌的設置位置,應配合農村住宅外部空間所賦予的活動機能,加以規劃適當的位
置或形式。其材質應配合農村住宅的特性、意象等特徵作整體設計,並放置於視線良好處,
以不妨礙人行動線為原則來考量。
‧區內之公共設施的維護、管理、清潔與維修,植栽的更新、保養等,可透過社區住戶或商家
組織等以民眾參與的方式,提供給當地的居民來認養,進行管理與維護等工作。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5.3 試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程序
在傳統的實務上,由於許多的開發(規劃)單位,在面對一個未曾接觸或熟悉的地
方,欲進行整體開發利用之時,常將基地視為一張平坦而空白的紙張(通常均無視於原
有環境(基地)的優、缺點),其規劃方法與技術操作的手段都是用來征服自然,經常
對於基地周遭的生態環境缺乏深入的觀察與瞭解,以致於無法確實地掌握環境(基地)
的特性,一旦環境(基地)被破壞之後就可能永遠無法復原。

也許,每一個地區因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社經環境皆各有不同。但是,在基
地的規劃或設計之前,是否應該有一套完整的環境規劃調查程序,透過這樣的過程以瞭
解欲開發基地之特徵或限制,提供給開發者研擬最佳的發展方案,並瞭解到基地的限制
(敏感)面,在規劃時能著重於自然環境的保育與維護,尊重現有環境結構,儘量避免

21
過度發展與工程破壞,而這些在基礎調查與分析層面是極為重要的,當在進行農村住宅
外部空間規劃時,應針對當地(基地)進行實際的調查與分析。因此,本段試圖從環境
規劃調查方法、步驟與流程等,三個主要的規劃調查程序來探討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
之事前的調查與分析工作,希透過此程序的建構與操作讓開發(規劃)者,更能掌握基
地特性,能兼顧失敗的安全(Fail﹣Safe)與安全的失敗(Safe﹣Fail);藉此發掘當地
發展的資源、特色、優勢與機會等;當地發展的困境、問題、缺點與挑戰等。而這種正
確的開發(規劃)方式,才是「兼顧人類需求、順應自然條件」的永續發展模式。

根據威氏詞典對於「程序(Programming)」一詞之定義為:
「一種程序,導至一個
問題的敘述,以及為遇到的需求提供一種解答」。基本上它是一種尋求問題的程序,是
一種形態(From)透過文字與圖解來解釋主題事實的分析與結論的評價。它的內含與
特殊要旨,均隨著主題的性質而改變,但不管外在的形態如何,其內在實質的方法通常
不變。在程序的調查與分析過程中,需注意的是研究目的、內容、問題的設計等,但也
會隨著調查者的角色、觀點、工具、方法等之不同,所得到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5.3.1 試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調查方法
方 法 項 次 內 容
目 的 取得農村當地(住宅基地)環境的初步概念,利於爾後進行詳細調查。
一般調查 方 法 僅對農村當地(住宅基地)環境作初步現場踏勘,記錄環境初步資料。
工 具 利用素描、註記、拍照、訪問等手法,以取得初步環境資訊。
目 的 取得農村當地(住宅基地)環境確實的資料與訊息。
詳細調查 方 法 採用系統方法將農村當地(住宅基地)的環境歸類,利於調查作業之進行。
工 具 利用樹狀圖、分類表、儀器設備等方式,以取得詳細環境資料。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5.3.2 試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調查步驟與流程
項 次 操作內容 調查方法與分析工具
操作方法:歷史文獻、統計文獻、觀察法、主客觀判斷等。
步 驟 一 對象確立
操作工具:辨識、監測、勘查、文件等。
操作方法:歷史文獻、統計文獻、一般調查法等。
步 驟 二 資料調查
操作工具:拍照、訪談、問卷、繪圖、儀器等。
操作方法:系統歸納法等。
步 驟 三 資料建構
操作工具:樹狀圖、分類表等。
操作方法:資料分析法等。
步 驟 四 綜合評估
操作工具:系統分析、主客觀判斷等。
問題發掘 操作方法:主客觀判斷等。
步 驟 五
課題歸納 操作工具:系統分析、註記等。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22
開始點 檢討、回饋、修正 結束點

環境調查對象確立 分析的對策與建議

環境調查範圍擬定 分析現況課題研擬

環境調查變項設定 分析現況問題發掘

環境調查題綱確定 分析的操作、記錄

環境調查研究態度 資料綜合評估分析

環境基礎資料收集 規劃的定性化分析
人、事、時、地、物等 歸納法、演繹法等
環境現況資料調查 規劃的定量化分析

評估、模擬、分析
主、客觀性、獨立性、敏銳觀察等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5.4 小結:建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村
今日的臺灣農村,在經過一連串所謂的"現代化"建設之後,原來與生態環境相互諧
調之農村居所(住宅),現已嚴然改觀。鋼筋混凝土樓房的建造,蒼翠老樹與具生態價
值植栽之剷除,環境中充斥著柏油與水泥、不透水鋪面的規劃等,使得農村環境當中再
也看不到蚯蚓生存、飛鳥棲息、植栽生長以及蜜蜂、蝴蝶飛舞的景象(陳肇勳,1999)。
在「雅典憲章」一書當中,所描述的理想居所乃是:「位於良好區位、通風良好的建築
物,不受寒風侵襲,視野良好,可以遠眺優美的風景、湖泊、大海、高山等,而且也具
有充份的隔熱保暖設施(備)」(施植明譯,1996)。此刻,臺灣的農村生態環境正面臨
著逐漸惡化的危機,透過農村住宅外部空間環境的改善,將有助於導正農村生態的全面
發展,並以人本主義為出發點,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維護生態的多樣性與文化的多樣性、
資源活化的再利用,以達到農村永續發展之目標。

因此,我們瞭解到農村的生態環境、生產環境與生活環境,皆有別於一般的都市環
境。故在進行個別農村空間規劃之時,宜先深入瞭解農村原有特色及環境特性與居民之
需要(林裕倉,1985),方才不致本末倒置,影響農村原有的發展。所以,在未來我們
應摒棄單獨以經濟發展可帶動生活品質提昇之想法,創造可居性高的農村生活環境,講
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調和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整合保育與開發的基本觀念於整體

23
規劃設計當中。然而,「開發」與「保育」是否一定是相互對立、衝突的?「保育
(Conservation)」的意義是什麼?「保育」是不是也是「發展(Development)」的一
種方式?這是許多人常提出的疑問。保育,應該是指「明智的使用(Wise Use)」意義,
即是一種智慧地、節制地、有效地與永續地利用方式。而農村住宅的規劃,也應該是在
「生態環境可持續(Ecolog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發展的前提下,作
出「因地制宜」的規劃。另外,對於農村資源使用的觀點,應以最審慎的態度,將較不
敏感的地方,先推以「開發許可(Permitting)」的審議方式,同時在進行「環境影響評
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並先預設生態環境發展總量限制,再從
「抵抗最少(衝擊影響最小)」的地區,審慎的開發與管理。如此,開發與保育才有可
能獲致平衡,這也是建構未來農村住宅發展的重要趨向。

國畫中有著「留白的藝術」,在藝術家眼中每個畫面的部份,不見得都要塗滿顏料
才算得上是一幅好畫,在適當的地方留白,有時反而比上色來得更為精彩。如果,由此
觀點推演至土地的利用上,不見得所有的土地都必須「地盡其用」,有時某些地方(如
生態環境敏感地區)留著不用,或許對於整個農村未來的發展更有其正面的功用。從這
個角度來看,農村當中應有更多的土地(開放空間、綠地等)預留提供作為休閒、旅遊、
防災、環保等不同功能之使用,而生態環境敏感地區更是應該要留白,以作為農村生態
環境保育、復育之用,就整體環境的永續發展都有相當的助益。

陸、結論與建議
農村乃是一種低度開發的土地利用形態,其基本上維持了一部份生態的運作,是介
於都市的完全開發形態與山區自然環境間,是開發與自然間的過渡環境。因此,在此區
的運作即是以生態緩衝區的角度來經營與管理,以降低開發行為對自然環境的直接衝
擊;配合以景觀規劃與營建管理來加以輔導農村住宅,以適當的管理與誘導使農村住宅
能夠顯現出農村獨特的風格、延續固有的文化,同時維護具有文化與歷史意義的農村住
宅,且保育自然資源,維護景觀與農村風貌。如此才能重新創造農村在居住以及休憩價
值方面的吸引力,使社會對於農村的依賴性增加,進而增強當地居民對於農村的認同感
與歸屬感。因此,才會使得居民願意留在農村,會對於所居住的農村社區為榮,以生活
其間為傲,農村的住宅建設與居民的生活形態,均能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以減少人口
的外移。農村的問題獲致解決,而都市的擴張問題便可得到舒緩。

臺灣農村地區由於未能明確訂定出整體發展的政策與指導方向,在開發(規劃)進
行之前並無一套完整配合的機制與市場發展的策略,在住宅(建造)完成之後也並未有
一套經營管理與導入活動機能的管理維護辦法,所以極易造成市場機能的混亂與無秩序
的發展,故無法達成既定目標的結果。因此,為促進農村住宅發展的工作能更順利的推
展,乃透過本文的探討於最後提出數項建議以茲參考:

24
6.1 研擬健全農村(住宅)整體發展之法令規章

就目前的法令規章而言,對於農村空間的定義狹隘不彰,並未予以正確的定
位,其劃分與限制亦不明確,在區域計畫法與都市計畫法當中,也均缺乏完善的定
義與整體性的考量與規劃。因此,建議應盡速訂頒相關助益農村發展之基本法,制
定類似都市計畫之農村計畫或擴大都市計畫範圍等,將農村地區納入,以做為整體
性之指導原則與法源依據,有效指引農村建設健全地發展。

6.2 設置農村專責(職)的發展機構

就現階段與農村社區(住宅)風貌之塑造,有關的機關(構),其包含行政院
經建會、農委會、文建會、經濟部、內政部、省漁業局、省水保局、省農林廳等,
因職權各異,僅能就權責範圍,各擬訂不同實施計畫來進行,因而形成多頭馬車現
象,如此對於國家的人力、物力均有所耗費(目前各縣市政府執行均以各單位之人
力兼辦)且無法達到整體性、全面性效益,故建請成立一專責(職)發展機構,以
統一事權,集合國家資源,長期性、有計畫、有目標地進行農村風貌之塑造。

6.3 研訂農舍建築管理辦法

目前農舍建築並無專門的管理辦法,特別是農舍的建造並不需要經由建築師的
簽證,且目前農舍建築管理均是透過鄉公所來審查。故建議應訂定農舍建築管理辦
法,首先規定將農舍審核的權力由鄉公所收回到縣(市)政府,且必須經由建築師
的簽證;並制訂相關實施條例與施行細則,將農村當中重要的元素或地域的特徵等
通則(類似於規劃宜蘭厝之語彙形式)加以明文化來規定,以成為農舍建築的設計
管制要點,或透過其他獎勵及輔導等措施,以提供興建時之依據。

6.4 善用地方制度法來推動農村自主性的土地管制制度

參酌地方制度法中第十九條之規定,縣(市)自治事項當中關於都市計畫及營
建事項包括了:1.縣都市計畫之擬定、審議及執行、2.縣建築管理、3.縣住宅業務、
縣下水道建設及管理、縣公園綠地之設立及管理、縣營建廢棄土之處理等。另外,
於第二十五條當中規定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
及上級法規之授權,制定自治法規。因此,自治法規在經過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之後,
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為自治條例;而自治法規由地方行政機關訂定,並發
布或下達者,稱之自治規則。由此看來,地方制度法一方面明確的指出都市計畫與
營建事項當中有哪些項目是歸屬於縣市自治事務,而另一方面又賦予地方政府制訂
縣的自治法規。所以,如果地方政府能夠善用地方制度法,則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
來訂定相關的土地使用管制法規。

25
6.5 研訂農村住宅設計管制準則

透過上位計畫的定位,可依據各地區的條件與特色,擬定相關之「農村規劃管
制要點(規範)」
、「農村設計管制條例與細則」
,在配合景觀規劃與營建管理,明確
規定該地區之主要風貌與具體規劃原則(農村住宅不同於都市建築,須表達出地方
性材質、農村風貌、自然生態之特色等),應避免類似於都市計畫針對全區性千篇
一律的環境管制方式。其所擬訂的內容應以強調規劃個案的「因地制宜」為原則,
以創造不同地區間特有之形式風貌,增進農村住宅特色;目的在於調整與改善農村
的生活條件,有效引導與維護農村獨特風格、保育生態、維護景觀等,創造有利於
農村發展的條件,以適應農村未來發展之需求。

6.6 民眾參與公共實質規劃的設計

「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傳統鄉土精神,應表現愛與回饋的層面。透過公共
性議題來結合民眾參與或社區總體營造的作法,凝聚居民共識,激發愛鄉愛土的情
懷,讓居民腦力激盪共同參與,以增加農村環境可居性,也形塑自己土生土長的農
村風貌。再藉由政府政策的全力輔導,妥善規劃公共設施,加強文教、遊憩、服務
等設施(備);並加強維護農村故有之紋理特色,配合景觀規劃與營建管理來加以
輔導農村住宅,以適當的管理與誘導使農村住宅能夠顯現出農村獨特風格、延續固
有文化,同時維護具有文化與歷史意義的農村住宅(建築),且保育自然資源,維
護景觀與農村風貌。如此才能重新創造農村在居住與休憩價值方面的吸引力,使得
社會對於農村的依賴性增加,進而增強當地居民對於農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最後,以國際土地倫理與環境保育大師 Aldo Leopold(1949)所說過的:「一件事


情要是傾向於保存生物群落的整體性、穩定性與美,便是對的(生態良知, Ecological
Conscience);若它的傾向不是如此,那麼它就是錯的。」

HOW CAN ONE SELL THE AIR?


All things are connected.
Whatever befalls the earth, Befalls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 earth.
Man did not weave the web of life; He is merely a strand in it.
Whatever he does to the web, He does to himself.
By Chief Seattle's Vision, 1854.

26
主要參考文獻
1.川村建一,1998,(永續社區),日本,學藝出版會。
2.中國大百科全書(正體字版),1993,(環境科學),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內政部營建署,1999,(都市計畫規劃作業手冊(伍)環境規劃)
,內政部營建署。
4.內政部營建署,2002,(創造臺灣城鄉風貌操作手冊),內政部營建署。
5.李永展,1998,(生態鄉街規劃﹣以臺北縣深坑鄉為例),臺灣省住都局。
6.李綠枝,1997,(起造一個家),仰山文教基金會。
7.林玄宜,2003,(論都市集合住宅社區防火議題之探討),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五十六期。
8.宜蘭縣政府、仰山文教基金會,1996,(宜蘭厝),空間雜誌社。
9.黃定國,1999,(都市計畫審議有關計畫內容及都市設計審議準則架構之研訂)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10.黃書禮,1999,(生態土地使用規劃)
,詹氏書局。
11.楊冠政,1996,(人類環境倫理觀念的演進),環境教育季刊第二十八期。
12. Aldo Leopold, 1949, " The Land Ethic- 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3. Beer, A. R., 1990, " Environmental Planning for Site Development ",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14. Bill Hillier, 1996, " Space is the Machin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 Brown, L.R. et al., 1984 - 2000, " State of the World ", Worldwatch Institute, New York : W. W. Norton.
16. Costanza, R. & H. E. Daly, 1992, " Na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onservation
Biology.
17. Daniels, 2000, " Low Tech - Light Tech - High Tech : Build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 Switzerland,
Basel : Birkhaiiser- Publisher for Architecture.
18. David W. Orr., 1992, " Ecologial Literacy : 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dern world ", Stante
University, New York Press.
19. George F. Thompson & Frederick R. Steiner, 1997, " Ecological Design and Planning ",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 Gibson, J.J., 1976, "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 and The Design of the Environment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Perception in Architecture, 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s, Toronto.
21. Girardet, H., 1992, " The GAIA Atlas of Cities : New Directions for Sustainable Urban Living ", New
York : Anchor Books.
22. Ian McHarg, 1969, " Design with Nature ", New York, Natural History Press.
23. Ian McHarg, 1998, " To Heal the Earth ", New York, Natural History Press.
24. Jansson et al., 1994, "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 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Approach to
Sustainability ", Washington, D.C. : Island Press.
25. Marsh, William M., 1991, " Landscape Planning :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 2nd Ed., New York :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6. Sim Van Der Ryn & Stuart Cowan, 1996, " Ecological Design ", Washington D.C. : Isiand Press.
27. The Johannesburg 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2.
28.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 of Implementation, 2002.

27
附圖

傳統散村聚落(蘭陽平原)
(梁正居,1987) 傳統集村聚落(埔里盆地)(梁正居,1987)

傳統合院式住宅(大地地理,1999) 新舊交雜的農村社區(住宅)
(雅砌月刊第六號)

臺灣鄉間地區農村住宅形式(林玄宜,2004) 臺灣鄉間地區農村住宅形式(林玄宜,2004)

德國 OTTENHAUSEN 生態農村 法國南部某鄉間住宅

28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