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ê está na página 1de 36

A school information feeding system is defined as the

A school information feeding system is needed to maintain the high


efficiency for staff in school to renew thei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regularly so as to save time for enhancing working
efficiency and acts as a bridge between school and parents who are
not often able to come to school and want to know what their
children do and behave in school. Besides,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our school can browse our website to seek more
information.
As school is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perform themselves, we need
to keep in touch to enhance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s towards
school. Internet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best ways, since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urf Internet during their leisure time.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system is useful for students to check the events
and notification of school in case of losing the information and
cannot get it from school.
We hope that the system not only can enhance the sense of
belongings to them but also learn how to DIY (Do It Yourself)
There is a great deal information needing to be renewed. We classify
them as below:
1. Notifications
2.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chedule
3. Open events student can take part in
4. News of school
5. Homework checking list of each class
6. Photos of past events
7. 場地借用情況
8.
9.
10.
Up till now, 電腦硬件 + 軟件
How can users get the information they want effectively?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of presenting the information commonly by
schools nowadays.
Type 1 : Sorting th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user types.
For instance, teachers, parents & pupils.
Type 2: Sorting th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ype 3: Sorting th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newing date
Type 4: Searching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required to make those mechanisms


practical
A: 導覽列或選單
B: hyperlink
C: user-login system
D: dynamic web page
E: database library
F: trendy file format on the Internet
G: search of information
H: list and table
I: tagging

A: 導覽列或選單
一個網站的導覽系統,其易用性幾乎決定了此網站的優勝劣敗。但在首推「導覽
易用性」的前提下,外觀美感卻也不容忽略。畢竟在這匆忙的時代,大家第一眼
就只看表面。兼具好看又好用的導覽介面才能大力提升瀏覽者的信賴感。
設計者當然也該講求導覽介面的外觀美感。畢竟在這匆忙的時代,first
impression,美麗的外表一直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並且也能提升瀏覽者對於
網站的信賴感。

a, 純文字超連結
b, Style Sheet 與 Rollover 按鈕
c, Rollover 按鈕千變萬化
d, 更新部分網頁畫面
e, 下拉式選單方便分門別類
——低調處理網站背景資訊

主導覽列(Global/top-level/persistent/primary navigation)設計的樣式,除了能有效幫
助使用者快速了解網站資訊分類的方式,也是許多企業可以藉著導覽列的視覺樣式,建立 GUI
的設計風格。主導覽列是可能傳達企業品牌概念在網頁上的重要地方,如:色調、圖示風格、與語
調等使用。主導覽列是許多使用者與網站內容互動最多或最初的地方,但多數使用者如 Jakob
Nielsen 所形容:

users look straight at the content and ignore the navigation areas
但主導覽列具有網站提供者自行設計的分類資訊的性質,對於使用者瀏覽網站仍相當有影嚮。此
外,不良的設計導致使用者不耐使用導覽列(較有經驗的網站使用人員,多依賴站內搜尋的功
能,以減少使用分類目錄)有許多設計人員、資訊專家這領域下投注了很多相關的討論,希望能
幫助企業和使用者,在網頁上這塊重要的區域,有最好的呈現和使用經驗。

依導覽列製作技術:

• CSS
o 減小網頁檔案大小,下載快速
o 文字與樣式分離,容易更新樣式與維護
• Flash
o 可設計出許多互動效果較好的的選單
o 下載時間多數需待主場景下載完後才能顯示
o 若以作 Flash 選單,網站內容以 HTML 製作,會容易產生 Flash 選單無法跨
欄問題
o 用時使用者必須安裝 Flashplayer 才能播放
o 需另製搜尋引擎能檢索的網站目錄,才能讓搜尋引擎建立 sitemap 資訊
• Javascript、 CGI
o 瀏覽器版本的問題, script 在不同瀏覽器下執行的結果也不同
• 資料庫動態產生
o 需避免動態網頁網址不固定或產生 ? 等連結,造成搜尋引擎無法建立網站目錄

依顯示樣式分類:

• 文字
o 下載快速
o 若以 CSS 或 XML 等方式建立選單,容易維護及變換樣式
o 預設的滑鼠互動效果不如 Flash 多樣
• Icon
o 視覺傳達效果快,但也可能造成符號解譯錯誤
o 檔案相較大字型大,下載時間較久
o 頁面檢視放大時,圖像解析度無法維持(利用 Flash 建立的向量格式除外)
o 需加入 alt 標籤,以利搜尋引擎辦視
o 一般用影像作的主選單,多以 table 標籤控制版面,相較以 CSS 建立的導覽
列,較不利網站樣式的更換
• 圖案與文字
o 以圖文合併的選單效果,可以加強單用圖案作為選項可能引起達語意不清的地

o 需要的按鈕的版面較大
o 適合縮圖顯示資訊較文字更能示意的網頁:如作品介紹、人物報導
• 影像地圖式
o 選單可建立彼此關係,如:地區別、地點
o 以 Flash 製作較能變化互動效果
o 因選項以非規則性方式設計在圖形化的介面中,可點的選項需能明示或暗示可
點選區塊。在 Web Design from Scratch 網站中 The Brain's strengths 一
文提到有關人類對圖像中直覺上會以

Matching shapes、 Seeing patterns、 Focusing on the important;


ignoring the unimportant、 High-speed problem solving

方式建立對介面上可點選物件的認知處理。影像地圖式不同於一般將選單集一
個區塊,設計人員需避免增加使用者需實驗或尋找可連結的區域。

依造型分類:

• 標籤式(Tab-stop navigation)結合實體經驗中對文件資料夾分頁的處理方式,所以
標籤式容易引導使用者所進入的資訊分項,也容易進一步設計次選單,目前有許多網
站可見到類似的様式。標籤式導覽列以企業網站應用居多,多色系單純,配合 Logo 或
企業色,以橫式展現在網站介面上方。

• 下拉式選單(Pull-Down Menu)沒有現實生活經驗在資料夾的分類暗示,多以簡潔
的水平樣式作主選單,在次選單的多以垂直方式展現,在版面上較可容納較多的選項。
但因次選單在滑鼠移出後即隱藏,需在相關連結的網頁中另行設計次導覽列或提供目
前網頁點選的路徑,如 Breadcrumb trail 的導覽列設計。
• 檔案結構式(Menu-tree navigation)
以作業系統顯示檔案目錄的方式展示,對一般使用者操作不需新的學習,但由於點選
後產生的次選單會排開導覽列的其它選單,設計時需預留次選單空間。

• 目錄式(Index navigation)
早期由 Yahoo 開始後,目前許多入口型網站也都採取類似的設計方式。此方式有利同
時展現眾多連結選項,將連結依類別作區塊式分隔。通常需要較長的版面,及多以文字
展現選項,保留部分區塊作站內重要訊息圖形的展示,及圖形化的廣告區塊。

• 搜尋式(Search)
多為提供搜尋引擎為主的網站採用,如:Google、ASK.com 等。首頁設計簡潔,以較
長的輸入方塊及搜尋選項為主。
• 經驗設計式(Experience Design)
視覺設計較多,以生活情境方式展現,讓使用者瀏覽網站使能有具體的情境,以加深
瀏覽或互動的效果。目前社群式、娛樂性較高的網站較多採取此設計。

• 常用 navigation 的方法 :
• navigation 主要 分三類 :
文字
圖像
Flash

• 文字 :
• 優點:
下載快
所有 browser 也可以看到
易於放大縮細
易於更新
方便提高 search engine 找到你的網頁的機會(因為 search
engine 會 search 內文,如用圖像便要加 ALT)

• 缺點:
不夠“搶眼”not sharp enough to catch users’attention
不能準確預計大小(因為不同的 browser 顯示的字型都會不同)

• 圖像 :
• A) Image map:在一張圖內劃出某幾點作連結,成為 navigation

• 優點:
好看
一張圖可使檔案數目較小(因為有一些伺服器會限制檔案數目)

• 缺點:
下載慢
更新困難
takes a long time to find the hyperlink
search engine 較難找到

• *注意!應配合其他形式的 navigation,圖像也不要太大
• B) 圖像按鈕
• 優點:
好看(如果做得好的話)
更新方面,比 image map 靈活

• 缺點:
下載慢
有時需要文字協助
不適用於大型網頁
search engine 較難找到

• Flash:

• 優點:
好看(如果做得好的話)

• 缺點:
下載慢
製作需時

• 注意!需加入下載 Flash Player 的連結


• 其他 重點:

配合主題
配合目標讀者

B hyperlink
Hyperlink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Contents
[hide]

 1 Embedded link

 1.1 Hot area

 2 Inline link

 3 Random accessed

 4 Hardware accessed

 5 Hyperlinks in various technologies

 5.1 Hyperlinks in HTML

 5.2 XLink: Hyperlinks in XML

 5.3 Hyperlinks in other technologies

 6 How hyperlinks work in HTML

 6.1 Link behavior in web browsers

 7 History of the hyperlink

 8 Legal issues

 9 Cultural customs/beliefs

 10 See also

 11 References

 12 External links

A hyperlink, is a reference or navigation element in a document to another


section of the same document or to another document that may be on a
(different) website.
An embedded link is a link embedded in an object such as hyper text or a
hot area. Example: The first word of this sentence is an example of an
embedded link.

out the need for embedding the content. The remote content may be
accessed with or without the user selecting the link. Inline links may
display specific parts of the content (e.g. thumbnail, low resolution preview,
cropped sections, magnified sections, description text, etc.) and access
other parts or the full content when needed, as is the case with print
publishing software. This allows for smaller file sizes and quicker response
to changes when the full linked content is not needed, as is the case when
rearranging a page layout.

[edit] Hyperlinks in various technologies

[edit] Hyperlinks in HTML

Links are specified in HTML using the <a> (anchor) elements.

[edit] Hyperlinks in other technologies

Hyperlinks are used in e-mails, Text editors, PDF documents, word


processing documents, spreadsheets, Apple's HyperCard and many
other places.

[edit] How hyperlinks work in HTML

A link has two ends, called anchors, and a direction. The link starts at
the source anchor and points to the destination anchor. A link from one
domain to another is said to be outbound from its source anchor and
inbound to its target.

The most common destination anchor is a URL used in the World


Wide Web. This can refer to a document, e.g. a webpage, or other
resource, or to a position in a webpage. The latter is achieved by
means of a HTML element with a "name" or "id" attribute at that
position of the HTML document. The URL of the position is the URL of
the webpage with "#attribute name" appended — this is a fragment
identifier.

[edit] Link behavior in web browsers

A web browser usually displays a hyperlink in some distinguishing


way, e.g. in a different colour, font or style. The behaviour and style of
links can be specified using the Cascading Style Sheets (CSS)
language.

The HTML code contains some or all of the fiv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 link:

 link destination ("href" pointing to a URL)

 link label

 link title

 link target

 link class or link id

It uses the HTML element "a" with the attribute "href" (HREF is an
acronym for Hypertext REFerence) and optionally also the attributes
"title", "target", and "class" or "id":

<a href="URL" title="link title" target="link target"


class="link class">link label</a>

Example: To embed a link into a Page, blogpost, or comment, it


may take this form:

<a href="http://www.wikipedia.org">Wikipedia</a>
Thus, the complex link string is reduced to, [Wikipedia]. This
contributes to a clean, easy to read text or document.

When the cursor hovers over a link, depending on the


browser and/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some informative text
about the link can be shown:

 It pops up, not in a regular window, but in a special hover


box, which disappears when the cursor is moved away
(sometimes it disappears anyway after a few seconds, and
reappears when the cursor is moved away and back).
Mozilla Firefox, IE, Opera, and many other web browsers
all shows the URL.

 In addition, the URL is commonly shown in the status bar.

Normally, a link will open in the current frame or window, but


sites that use frames and multiple windows for navigation can
add a special "target" attribute to specify where the link will be
loaded. Windows can be named upon creation, and that
identifier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it later in the browsing
session. If no current window exists with that name, a new
window will be created using the ID.

Creation of new windows is probably the most common use of


the "target" attribute. In order to prevent accidental reuse of a
window, the special window names "_blank" and "_new" are
usually available, and will always cause a new window to be
created. It is especially common to see this type of link when
one large website links to an external page. The intention in
that case is to ensure that the person browsing is aware that
there is no endorsement of the site being linked to by the site
that was linked from. However, the attribute is sometimes
overused and can sometimes cause many windows to be
created even while browsing a single site.
Another special page name is "_top", which causes any
frames in the current window to be cleared away so that
browsing can continue in the full window.

網頁中有些文字下會加上底線,當滑鼠指標移到有加底線的文字時會出現 一隻手的符號,即為
「超連結」。除了文字外,圖片或物件也可能會出現超連結符號。
「超連結」是用來變換網頁的一種方式,
您只要將滑鼠移到含有超連結的地方點一下左鍵,即可連到相關的網站。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您會發現多開啟一個 IE 視窗,就是經過超連結所連結到的新網頁,不同之前的是多開啟了一個視窗,
原本畫面視窗也還存在,而且工具列上的「上一頁」是沒有作用的。

但是有時候你並沒有使用此方式執行「超連結」功能,也會自動開啟一個新視窗,這是因為網頁設計
師的設定。網頁設計師決定了使用超連結時所連結到的新網頁要覆蓋原來的網頁或是再開一個新視窗
來顯示新網頁的方式。

「超連結」就是英文的「Hyperlink」,這個「超」字的概念指的是可超越整個網路的時空。

我們可以在任何一篇文章加上「超連結」,當使用者點取「超連結」時,會立刻被導引到另一篇文
章上,或是到另一個網站的頁面上,甚至是可以抓取一個檔案下來使用(即下載檔案)。

這種包含超連結的文件,一般稱為「Hyper Text」,也就是「超文件」。一般網路上的「超文件」, 我
們就稱為「網頁」。

有了「超連結」的概念,我們的網站可以從別人的網站那邊取得圖片,放在自己的網頁上(記得要
先徵求別人的同意),或是執行別的地方的程式,把結果秀在畫面上。最常見的就是放在網頁上
的計數器了,大多數使用者的計數器程式都放在中山大學,但是呢,執行的結果卻會把計數的
圖片送回自己的網頁上。

C: user-login system
存取控制管制系統

一、存取控制簡述

執行存取控制的主要目的在於限制非法使用者進入系統的資料存
取,也有效地管制合法使用者對於合法的範圍內執行管理者所授予
的職權,以確保分工授權、合作維護,以維護資料的完整性。
在執行存取控制的方法上,通常是由安全管制程式向授權資料庫
(Authorization Database)查詢,以取得使用者所授予的最高與
最低存取權的類別,據以判定通行權的依據。而授權資料庫是由安
全管理者(Security Administrator)依據企業組織內的安全政策
所制訂,並且負責管理與維護該資料庫的機密性(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Integrity)及可用性(Availability)。

一般使用權限的設計管制可分為三大類:一是自由裁量的執行管
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簡稱 DAC)、一是強制性的
執行管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簡稱 MAC)、一是植基於
角色的執行管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簡稱 RBAC)。

自由裁量的執行管制,是對於資訊或物件(Object)屬個人使用
者所擁有,對於該資訊或物件的授予使用權,完全取決於個人的自
由裁量方式管理,並不會牽涉到其他共同擁有者之資訊,例如:每
人皆擁有個人物品,可依個人的喜好、心情及交情的好壞授予不同
人不同的使用權限,而不會影響他人的物品使用權。反之,強制性
的執行管制,則對於被使用的資訊或物件執行要求,是以使用者與
該資訊或物件之間的安全等級作為依據為基礎,並不可因個人因素
而隨意地改變。

以自由裁量的執行管制及強制性的執行管制,行之多年,但以現
今的資訊,不論是資料的處理速度、傳輸速率、儲存資料體容量的
大小及分享程度和人類對電腦依賴、使用及普遍程度,對於企業競
爭力,所造成交易型態的複雜化,與分工合作的分權制度而言,皆
已顯露出自由裁量性和強制性的方式,對於現今社會型態管制執行
權的模式已不敷使用。

Sandhu 等學者提出一套以角色為基礎的執權管制理論(Role-based
Access Control,簡稱 RBAC),RBAC 的基本模型(如圖二)。角色
的用意實屬一種概念式的表示法,亦就是不以特定的人而以角色作
為授權依據,因為每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所扮演的角色皆不同,而
同一個角色,亦有可能同時由不同的多人所扮演。例如學校的老師、
學生和行政人員等等皆為不同的角色,每一角色對於學校的資源使
用權責亦有所不同;對於權責的劃分,則由不同的組織依據不同的
政策(Policy)由安全管理人員(Security Administrator)所制
訂及修改,一般由最高指導單位或管理者擔任之,每一角色再依據
所授予的權責行使責任與義務。
Sandhu 等學者為 RBAC 所提出的基本模型,基本元件包含了使用者
(User)、角色(Role)、授權(Authorization)及連線(Session),
星號(*)處所代表的是“一對多”的關係,即每一個人可以是不同
角色,同一角色可由不同的多人所擔任;每一人可能同時使用多種
角色的權責執行,但對於每一使用者利用一個角色行使使用權時,
僅有一個使用連線處理;對於角色與授權資料的關係,亦是多對多
的關係存在。對於虛線部份,以物件導向的分析與設計而言,稱之
為鏈結屬性(Link Attribute),其代表的是使用者(User)與角
色(Role)的關係(即為 Activation)所提升出的屬性(即為
Session)。

在以角色為基礎的授權管理模型中,允許對於角色作一非循環式
的階層架構,也反應出了企業的組織架構,例如:專案成員可分為
專案管理者、專案人員及專案秘書,專案人員又分為專案程式設計
人員及專案測試人員等,圖三是角色的階層架構示意說明例。

為配合本校「高科技小學」辦學宗旨,響應環保,減用紙張及加強效率,本校於 2007 年 3
月 19 日 ( 星 期 一 ) 開 始 , 陸 續 把 非 收 費 性 通 告 透 過 網 上 系 統 e-
Class(http://eclass.scs.edu.hk/),以電子形式派發予家長簽署。而收費性通告則仍會使用紙
張印刷,交家長查閱簽署的人手處理模式(即交班主任或放回條箱)。
家長可查閱學生手冊,得悉本校是否曾經發出電子通告。所有電子通告均會在編號後,加
上英文字母E字 以作識別(如 238E),而家長須於網上簽署。
本校已為家長開設戶口,請家 長於首 次登入 後更改 登入密 碼,有關登入資料如下:

  登 入 名 稱 : p + 學 生 編 號 ( 例 子 : 學 生 編 號 為 s2003288 , 家 長 的 登 入 名 稱 :
p2003288);;

 登入密碼:請參閱連同通告派發的密碼紙條,為保安理由,請於首次登入後更改密碼。

D: dynamic web page


為何要用 動態 式網 頁

• 大型網站只用 HTML 網頁會累死人

• 利用動態式網頁,可建立訪客互動的論壇及聊天室

• 利用動態式網頁,可將訪客分類分得更細,便於對特定群組或個別用戶,提供加值服務

• 網站內容資源,更容易詳細分類

• 用很少數的網頁就可以叫出一大堆資料

• 更新及維護網站,不須要特別技術,普通人就可以管理

• 很多免費的「開放原始碼」的 PHP 軟體垂手可得,並允許任何人在自己網站任務新增、修改、自訂軟體程式或內含的模組


嚴格說來,DHTML 並不是什麼新技術或標準的稱謂,換句話說,事實上並沒有
任何一種技術或標準就叫做 DHTML。那到底什麼是 DHTML 呢?其實,DHTML
是一些現有網頁技術與標準的整合,與其說它是一種技術或標準,倒不如說它是
一種新的網頁建置觀念。
  既然是現有網頁技術與標準的整合,DHTML 當然還是以 HTML 為基礎,但
是相較於過去單純以 HTML 來設計網頁的方式,DHTML 所帶來的最大轉變,在
於它加入了「物件化」的網頁設計觀念。接下來,我們就先來瞭解一下 DHTML 到
底涵蓋了哪些技術層面。
HTML 4.0
HTML 是網頁文件的共通格式,其版本發展至今已經是 4.0 版了。和前幾個版
本比較起來,HTML 4.0 除了將原有的標籤予以擴充外,其最大的變革是可以將
網頁上的圖形或是文字當成物件,並透過 script 程式來控制。這種改變對於網頁內
容的「動態」顯示或控制可是非常重要的。
CSS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串接樣式表)是 W3C 協會(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為了彌補 HTML 在樣式排版上的不足,所制定的一套「延伸」樣式標
準。由於 HTML 標籤的樣式屬性非常有限,且無法透過 Script 程式碼來控制,因
此 CSS 擴充了 HTML 各標籤的屬性設定(稱為樣式),使網頁內容的視覺效果
有更多的變化。再者,由於 CSS 樣式可透過 Script 來控制,因而網頁的呈現方式
也更靈活、多變化。
  換個角度來看,在 DHTML 的網頁設計觀念上,網頁的基本語法還是
HTML,但是樣式的設定工作則由 CSS 取代了傳統的 HTML 標籤屬性。
  CSS 目前有 1.0 和 2.0 兩個版本,其中 CSS 1.0 在 4.0 版之後的瀏覽器(即 IE
和 Netscape)已廣泛受到支援。而新的 CSS 2.0 目前則只有 IE 5 獨家支援,不過也
還只是部份支援而已。
瀏覽器的物件模型
在 4.0 版以後的 IE 或 Netscape 都是物件化的,也就是說,瀏覽器本身就是由
許多的物件所組成,這些物件有各自的性質、方法和事件,因此網頁設計者可透
過 script 程式來控制或叫用這些物件。
  例如,設計者如果希望在瀏覽者一開始連網頁時,即辨識出其使用的瀏覽器
類型和版本,那麼就可以利用 window.navigator 物件所提供的性質,來取得瀏覽
器的各項資訊。
目前 Microsoft 和 Netscape 的瀏覽器物件模型都是以 W3C 所公佈的文件物件模型
(Document Object Model; DOM)為基礎,再加上自己的延伸物件而成。
Script
  基本上,script 是整個 DHTML 中的靈魂角色,因為在 DHTML 裡,網頁之所
以能夠動起來,最主要的原因即在於網頁中的物件必須透過 script 程式才能加以
控制,進行互動式的變化。
不過在不同的瀏覽器中,所能使用的 Script 語言並不相同。目前,Netscape 裡支援
的 script 語言是 JavaScript; 而 IE 所支援的則包括了 JavaScript、JScript 和 VBScript。在
HTML 文件中,如果不特別指定使用的 Script 語言種類,則不管是 IE 或是
Netscape,都會以 JavaScript 為預設的 Script 語言。
  綜合上述,相信你已經發現,DHTML 仍然是植基於傳統的 HTML,而另外
輔以 CSS 來延伸其排版樣式上的不足。此外,由於瀏覽器以及網頁內容的物件化,
使得 Script 程式得以存取這些物件,達到對網頁的動態控制。簡單來說,DHTML
的組成大概可以這麼表示:

DHTML = HTML + 瀏覽器物件的模型 + CSS + Script

  瞭解 DHTML 的整體架構後,再來看看以 DHTML 觀念設計出來的網頁有些


什麼特點。
動態內容
  透過瀏覽器與網頁文件的物件模型,網頁不用重新下載,其內的物件即可動
態地新增、刪除、或是變更顯示內容。
動態樣式
  CSS 除了可以延伸 HTML 標籤的樣式屬性,還可以透過 Script 程式來做變更。
傳統網頁的內容樣式與版面編排,在下載到瀏覽器後,即是固定不能改變的。相
較之下,以 CSS 定義樣式的網頁,只要透過 Script 的控制,網頁就算已經下載並
顯示出來了,還是隨時可以改變其字形、顏色、甚至是版面編排等。
絕對定位
  透過 CSS,網頁中的圖形、文字等各種 HTML 元件都可以做到絕對定位。網頁
設計者可以指定元件的 X、Y 軸座標,如此,版面配置就不會隨視窗大小的改變
而大亂。除了平面的定位外,更棒的是 CSS 樣式提供了 Z 軸的定位座標,也就是
說,你可以在網頁上堆疊物件,建立三維的立體空間。

  以上所提到的 DHTML 架構與觀念大體上都適用於 4.0 版以後的 IE 與


Netscape 瀏覽器,不過在細部的技術上則不盡相同。但就對於 W3C 的標準支援度
來說,微軟的 IE 瀏覽器倒是較 Netscape 高得多。此外,為了擴充瀏覽器的延展性
與靈活性,微軟又替 IE 增加了一些 DHTML 的延伸功能,其目的在於簡化網頁設
計者的網頁設計工作,同時也讓瀏覽者有更佳的瀏覽經驗。
內建多媒體特效
  以往網頁設計者如果要為網頁內容加上一些多媒體特效,例如網頁切換時,
淡入淡出的過場畫面,一般都是會需要設計者自己撰寫 Script。可是通常要能產生
這類效果的 Script 程式都相當複雜,因此除非網頁設計者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程式
設計經驗,否則對於一般的網頁設計人員而言,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IE 瀏覽器內建了多種多媒體濾鏡特效,當您在設計網頁時,只要加上一些簡
單的 CSS 和 Script 的控制程式,來指定攄鏡的參數,就可以輕鬆製做出具有多媒
體特效的網頁。
資料庫連結
  Web 資料庫是近年來相當熱門的一個 Web 技術應用領域,網頁與資料庫的
結合已經越來越普遍。然而一般說來,當網頁在連結後端資料庫時,最為人詬病
的就是瀏覽器必須常常和資料庫保持連線狀態,即使只是簡單的資檢視、排序動
作,都需要來回地透過網路和後端資料庫做連結,因此會浪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網
路資源在這些來來回回的網路傳輸上。
  IE 提供了資料連結 (Data Binding)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將遠端資料庫上的資
料取回後,在自己的機器上建立一個臨時資料暫存區,因此簡單的資料檢視與排
序動作,可以直接在使用者的電腦上進行,而不需要和遠端的資料庫進行頻繁的
網路傳輸。
We b 應用程式開發平台
  事實上,IE5 對於 DHTML 的定義較 W3C 或是其他瀏覽器所認定的標準更為
廣義,因為在 IE5 裡,IE 其實已經是在朝一個「Web 應用程式開發平台」的方向發
展了。舉例來說,在 IE5 裡,你可將 HTML 文件儲存為 HTML 應用程式(HTML
Application; HTA)檔案,然後再插入 HTML 文件中。如此,原本只是網頁文件的
HTML 檔案,就搖身一變成為瀏覽器上的一個應用程式,且具有一般應用程式的
屬性與使用方式。

  就目前而言,要設計網頁並不是太困難的事,因為現在已經有許多「所見即
所得」的 HTML 網頁設計工具程式。利用這些工具,設計者即使不懂任何 HTML
語法,也可以設計網。但如果要設計出真正能吸引人,且效率也較好的網頁,那
麼,你一定要瞭解 DHTML。

E: database library
資料庫連結
  Web 資料庫是近年來相當熱門的一個 Web 技術應用領域,網頁與資料庫的
結合已經越來越普遍。然而一般說來,當網頁在連結後端資料庫時,最為人詬病
的就是瀏覽器必須常常和資料庫保持連線狀態,即使只是簡單的資檢視、排序動
作,都需要來回地透過網路和後端資料庫做連結,因此會浪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網
路資源在這些來來回回的網路傳輸上。
  IE 提供了資料連結 (Data Binding)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將遠端資料庫上的資
料取回後,在自己的機器上建立一個臨時資料暫存區,因此簡單的資料檢視與排
序動作,可以直接在使用者的電腦上進行,而不需要和遠端的資料庫進行頻繁的
網路傳輸。

F: trendy file format on the Internet


1.pdf

為何 閱讀 一個 文件 也要 這麼 痛苦 !?

   MS Office 的版本升級史中,許多人都經歷了類似的痛--別人的新版 Word 檔我用舊版打不開、以前用舊版排得美美的 Word 檔到新版卻

面目全非、自己舊版 Excel 檔到新版要重算公式、精心設計的 PowerPoint 新版動畫特效用會場的 Notebook 舊程式全播不出來,還釀成當機使會

議中止的慘劇!

  
  此外,反對封閉文件格式的聲浪越來越強烈,也的確,像 MS Office 那麼昂貴的軟體,授權合約又那麼嚴格,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合法擁有,

我們為了自己方便,就丟一個 Word 檔要人家去弄一套最新版來灌,很可能會害人家被抓去關三年,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除了軟體版本的問題,字型也是大家的痛,明、楷、黑、圓是最基本的中文字型,以前 DOS 時代的倚天中文圖 龍字型不但都有,還另外提供了

行書、隸書、仿宋字型,但到了 Windows,內建的中文字型,到現在仍然只有細明體與標楷體,還有一個沒有人知道的 Arial Unicode MS,迫使

大家要在文字美編上做變化,就必須另外安裝字型,但同一種長相的中文字型,各個廠牌都有各自的命名,例如一個「細黑體」,就有華康細黑體、

華康儷細黑、文鼎細黑、全真細黑體、超研澤細黑、微軟正黑體等等,我們只能用其中一種,別人電腦沒有一樣名稱的字型時,也沒有一個好的機制,

自動用相近似的字型取代,而只能變成細明體或 Arial Unicode MS,整個變臉!

可攜 式文 件

  先天不良的 Office 版本相容問題,加上後天失調的中文字型命名各自為政,使得當我們要製作給別人看的 Office 文件或網路文章時,只敢

使用最簡單的版面格式,與細明體、標楷體字型,以免發生讓別人打不開或圖文全部錯亂的問題,同時 Office 的文件格式,也無法在

Linux、MacOS 等系統上正常閱讀,大大降低了文件的可攜性。

  

  要讓別人看到的文件十分精確地重現原貌,解決可攜性的問題,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用「模擬印表機」將文件「列印」成為檔案,由於列印時,會

透過 PostScript 語言的運算,將文字與圖片進行處理描繪,只要適度調整其處理過程,就能讓「印」出來的檔案,保留住文字內容與字型長相,達

到精確的原貌重現,因此掌握印刷標準技術的 Adobe 公司,便以此創造了 Acrobat 可攜式文件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PDF)。

  

  順道一提,目前我國政府所採用的 DynaDoc *.WDL 格式,也是屬於忠於原貌的可攜式文件,但目前 Google 等搜尋引擎似乎仍無法對其內

容進行有效檢索,開放性較為不足。

開放且效能極佳的 PDF 文件產生工具----PDFCreator

  由於 PDF 檔案屬於開放標準的檔案格式,可以跨平台在 Windows/Linux/MacOS 環境下正確顯示文件原貌,同時具有不易遭修改的特性,

十分適合於專供人閱讀用的文件產製,目前已是流通率最高的公告文件檔案格式。

  

  不過若你想使用原廠 Adobe Acrobat 這個 PDF 文件產生工具,功能雖然很強大,可以進行檔案加密、製作索引、以及文件編輯等功能,但價

格也是很恐怖的貴,若只是想單純將文件輸出成 PDF 格式方便流通,那麼像 PDFCreator、PDF ReDirect、CutePDF Writer、PrimoPDF 等,都

是不錯的免費解決方案。
PDF 的限制

  雖然 PDF 能精確的保留文件原貌,但 PDF 的不易編輯性,也同時成了 PDF 的優點與缺點,因為這將使得他人難以幫這份文件進行錯字校正 、

圖文增修,或文件合併,所以如果是要給別人拿去做後續修改的文件,請不要用 PDF 吧!

  

  此外,PDF 仍然是以印刷出版的思維,靠單一個檔案來容納一頁接著一頁的文件,而不是像 HTML 般具有非線性的超連結特性,與圖文分離

的靈活機制,因此 PDF 目前來說,只算是用來列印閱讀的好格式,卻不是替代網頁的好點子。

  

  總而言之,如果傳送文件的目的只是讓對方閱讀,我們應該盡量避免使用 office 格式, 而改以 PDF 格式傳送;如果是要讓對方後續仍能修

改文件,則以純文字檔或將文件內容附貼於 E-mail 的方式傳送會是較佳的選擇。

點陣圖 形

常用的 位圖 格式

文件 擴展名 MIME 類型 固有 名稱 描述

.bmp image/bmp Windows 位圖 最常被 Microsoft Windows 程序以及其


本身使用的格式。可以使用無損的數據壓
縮,但是一些程序只能使用未經壓縮的
文件。

.iff .ilbm ? 互換檔案格式 在 Amiga 機上很受歡迎。ILBM 是 IFF 的


(Interchange file 圖表類型格式,可以包含更多的圖片。
format / Interleave
bitmap)

.tiff, .tif image/tiff 標籤圖像文件格式 大量的用於傳統圖像印刷,可進行有損


或無損壓縮,但是很多程序只支持可選
項目的一部分功能。

.png image/png 便攜式網絡圖片 無損壓縮位圖格式。起初被設計用於代替


在互聯網上的 GIF 格式文件。與 GIF 的專
利權沒有聯繫。

.gif image/gif 圖形交換格式 在網絡上被廣泛使用,但有時也會因為


專利權的原因而不使用該圖形格式。支持
動畫圖像,支持 256 色,對真彩圖片進
行有損壓縮。使用多禎可以提高顏色準確
度。

.jpeg image/jpeg 聯合圖像專家組 在網絡上廣泛使用於存儲相片。使用有損


.jpg 壓縮,質量可以根據壓縮的設置而不同。

.mng video/x-mng Multiple-image 使用類似於 PNG 和 JPEG 的數據流的動


Network Graphics 畫格式,起初被設計成 GIF 的替代格式。
與 GIF 的專利權沒有聯繫。

.xpm image/x-xpm 彩色圖像文件格式 在 UNIX 平臺的 X Windows System 下


使用廣泛的格式。一種不使用壓縮的
ASCII 格式

.psd ? Photoshop 文件 Photoshop 文件的標準格式。有很多諸如


圖層的額外功能。只被很少其它的軟件支
持。

.psp ? Paint Shop Pro 文件 Paint Shop Pro 文件的標準格式,類似


於為 Photoshop 的.psd 。被很少程序支
持。

.xcf ? eXperimental 具有很多諸如圖層的額外特性,主要使


Computing Facility 用於 GIMP,但是也可以被
ImageMagick 讀取。

.pcx image/pcx PCX 文件(ZSoft 一種較早出現的位圖圖形文件格式,用


Paint) 長度游程算法(RLE, Run-Length
Encode)壓縮,支持 1 位、8 位和 24 位
顏色。
.ppm ? Portable Pixmap 很簡單的圖形格式,使用於交換位圖。
Format

? ? OpenEXR 一個 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 文件


格式,由 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研
製,原始碼開放。

[編輯] 向量圖形

常用的 矢量圖 格式

文件 擴展名 MIME 類型 固有 名 描述

.ps application/postscript PostScript 屬於基於矢量頁面描述語言,


由 Adobe 研製和擁有。
Postscript 是強大的 stack-
based 程式語言。受很多激光
打印機支持。

.eps ? Encapsulated 一個描述小型矢量圖的


PostScript PostScript 文件,對比與描述
整頁的文件格式。

.pdf application/pdf 便攜式文件格式 一個簡化的 PostScript 版本,


允許包含有多頁和鏈接的文件。
於 Adobe Acrobat Reader 或
Adobe eBook Reader 配合使
用。

.ai application/illustrator Adobe Illustrator Adobe Illustrator 使用的矢量


Document 格式。

.fh ? Macromedia Macromedia Freehand 使用


Freehand 的矢量格式。
Document

.swf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Flash Flash 是用來播放包含在


SWF 文件中的矢量動畫的瀏
覽器外掛程式。有幾中應用程
序可以創建 SWF 文件,包括
由 Macromedia 發佈的
Flash。

.fla ? Flash Source Shockwave Flash 源文件,


File 只能使用與 Macromedia
Flash 軟件。

.svg image/svg+xml Scalable Vector 一個基於 XML 的矢量圖格式,


Graphics 由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為瀏覽器定義的
標準。

.wmf image/x-wmf Windows 圖元文 作為微軟操作系統存儲矢量圖


件格式 和光柵圖的格式。

.dxf image/vnd.dxf ASCII Drawing 為 CAD 程序存儲矢量圖的標


Interchange 準 ASCII 文本文件。

.cgm image/cgm 計算機圖形元文 ISO 標準,在 1990 年代非常


件 普遍,是業界的檔案交換標準。
但隨著新一代而且更好的格式
(例如:svg)出現,使今時今日
在實際中幾乎沒有再使用。

JPEG 是目前處理照片類影像的最佳選擇之一

英文原名為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的 JPEG 影像檔格


式,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風行的圖片格式之一。JPEG 出現在電腦
裡時,一般副檔名為「jpg」或「jpe」,它是一種高度壓縮的圖形
檔,很適合在網路上使用。
不過 JPEG 的壓縮是「破壞性壓縮」,JPEG 跟 GIF 不同的地方是
JPEG 壓縮之後再還原的圖形跟原來的不一樣,處理過的圖片
跟原來的仔細比較一下,會覺得處理過的圖片有點「糊糊」的
這就是被破壞掉的部分了。
雖然是破壞性壓縮,但是 JPEG 可以支援全彩,而且壓縮的比
例相當高,可以把圖片佔用的硬碟空間縮得很小。因為 JPEG
全彩的特質,很適合用來處理照片等複雜的影像資料,也適
合在網路上傳送。能處理 JPEG 的影像處理程式通常可以讓使
用者設定要破壞的百分比,一般來說,破壞原圖的 85%就已
經很省硬碟空間而且也不容易看出破綻了。
2.audio
席捲全球的 MP3 ,魅力何在?

MP3 的原名是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s layer 3,是一種新


的聲音資料壓縮格式,由它製作出來的檔案等於是壓縮過的
WAV 音效檔。

如果你曾經用 Windows 系統的「錄音程式」轉錄過 CD 音樂,所


錄製的 WAV 聲音檔是非常大的,短短一分鐘的音樂就佔掉
10MB 的空間,而 MP3 的可以用 11 比 1 壓縮比率來壓縮,換
句話說,原先 4 分鐘的音樂會佔掉 44 MB 左右的空間,如果
換成以 MP3 格式來製作,4 分鐘的音樂只會佔 4 MB 的空間。

以容量來說,通常一張光碟片的容量是 650MB,大約可以錄
製 600 分鐘的 MP3 音樂,如果以實際的歌曲來換算,一張錄
滿 MP3 音樂的 CD 容量,需要 10 張傳統音樂 CD 才可以放得
下,檔案的大小在要求速度的網路上來說是很重要的,這也
是 MP3 音樂在網路上所向披靡的主要原因。

容器格 式

視頻文件實際上都是一個容器 裡面包裹著不同的軌道,使用的

容器的格式關係到視頻文件的可擴展性。

 AVI:比較早的 avi 是 Microsoft 開發的。其含義是 audio video

interdynamic,就是把視頻和音頻編碼混合在一起儲存。AVI

也是最長壽的格式,已存在 10 餘年了,雖然發佈過改版

(V2.0 於 1996 年發佈),但已顯老態。AVI 格式上限制比較

多,只能有一個視頻軌道和一個音頻軌道(現在有非標準外

掛程式可加入最多兩個音頻軌道),還可以有一些附加軌道,

如文字等。AVI 格式不能提供任何控制功能。擴展名:*.avi
 MPEG 格式: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是一個

國際標準的媒體封裝形式,受到幾乎所有機器的支持。其儲

存方式多樣,可以適應不同的應用環境。MPEG-4 文件的文

件容器格式在 Layer(層)1(mux)、14(mpg)、15(avc)等中規定。

MPEG 的控制功能豐富,可以有多個視頻(即角度 )、音軌、

字幕(位圖字幕)等等。MPEG 的一個簡化版本 3GP 還廣泛

的用於(準)3G 手機上。擴展名:dat(MPEG-2 用於

VCD)、vob(MPEG-4 用於 DVD)、mpg/mpeg、3gp/3g2(用於

手機)等

 Matroska 是一種新的多媒體封裝格式,這個封裝格式可把

多種不同編碼的視頻及 16 條或以上不同格式的音頻和語言

不同的字幕封裝到一個 Matroska Media 檔內。它也是其中一

種一種開放原始碼的多媒體封裝格式。Matroska 同時還可以

提供非常好的交互功能,而且比 MPEG 的方便、強大。擴展名


mkv

 Real Video 或者稱 Real Media(RM)文件是由 RealNetworks

開發的一種文件容器。它通常只能容納 Real Video 和 Real

Audio 編碼的媒體。該文件帶有一定的交互功能,允許編寫腳
本以控制播放。RM,尤其是可變比特率的 RMVB 格式,體積

很小,非常受到網絡下載者的歡迎。擴展名:rm/rmvb

 QuickTime Movie 是由蘋果公司開發的容器,由於蘋果電腦

在專業圖形領域的統治地位,QuickTime 格式格式基本上成

為電影製作行業的通用格式。1998 年 2 月 11 日 , 國際標準組

織 (IS0 )認可 QuickTime 檔案格式作為 MPEG-4 標準的基

礎。QT 可儲存的內容相當豐富,除了視頻、音頻以外還可支

持圖片、文字(文本字幕)等。擴展名:mov

 Ogg Media 是一個完全開放性的多媒體系統計劃,

OGM(Ogg Media File )是其容器格式。OGM 可以支持多

視頻、音頻、字幕(文本字幕)等多種軌道。

 WMV(Windows Media Video)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一組數字

視頻編解碼格式的通稱,ASF(Advanced Systems

Format)是其封裝格式。ASF 封裝的 WMV 文件具有「數字版

權保護」功能。擴展名:wmv/asf、wmvhd

 MOD 格式是 JVC 生產的硬碟攝錄機所採用的儲存格式名稱。

G. search of information
H: list and table
I: tagging

什麼是標籤 (tags)?

這個部分很重要。標籤系統是 Flickr 和其他網路相簿服務競爭中的最強大優勢之


一。標籤就是當你在上傳或整理照片時,你可以根據照片的內容對它下『關鍵字』。
而這些關鍵字是你自己去訂定的。比如說,現在你上傳了一張婚禮的照片,照片
裡是誰只有你知道。因此你在上傳之際,就先順便下了幾個標籤。這些標籤可能
是事件『wedding』、人名『peter』、或是地點『taipei』。那妳可能問說這有什麼好 處
呢?其實當你的照片開始累積到一個數量之後,這種標籤註記的功能,可以大
幅加快翻查和檢索所有照片的方便性。

更驚人的是,妳還可以設定不同的權限,允許某些照片加註標籤的權限,給妳
所信任的人或是團體。

不少人都會對自己的影像加註標籤,你可以在標籤彙整頁看到目前最熱門的前
150 個是什麼。

Tagging 正升高成全面主流
5/27/2006 9:57 pm

從 Blogger 的 blogspot.com,搬到自家兩隻老虎,選擇 WordPress 作為 blog


軟體,它內建的 tagging 功能,讓我感到如虎添翼(WordPress 內部對此功能
的正式術語為 category)。從左側的 sidebar 可明顯看出,先前的三個 blogs —
勞虎的左腦、右腦,和其他,透過安插標籤的做法,可以輕易地整合為一個
blog。舉個例子,如果對「右腦」和「其他」類內容沒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
sidebar 中「勞虎的左腦」鏈結。除此之外,tagging 提供了層級式的分類索引,
方便讀者依照每篇文章的內容特性來尋找。

其實讓內容提供者自行標示關鍵字的做法,在多年前的 Web(即現在被稱作
Web 1.0 的時代)就有了。當初的機制是在 HTML 網頁中的 <head> 區域加上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 />。在 Google 竄起前,大多數的搜尋引
擎,包括最紅的 AltaVista,都會把這個欄位中設定的所有關鍵字,作為搜尋結
果的重要參考。但這個機制,不久後開始遭到不肖的垃圾網站業者濫用,搜索出
來的結果往往充斥著這類的「假內容,真廣告」。許多搜尋引擎此時也紛紛開始 走
下坡…。
後來 Google 發明了一套截然不同的搜尋演算法,改變了搜尋引擎的版圖。但道
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即使時至今日,不肖業者仍兢兢業業
地鑽研著欺漫搜尋引擎的技巧,有的時候還真能成功地突破 Google 的防線,
達陣站上搜尋結果的前幾大排名,而 Google 在這個方面也持續投入人力在防
守工作上。

在談論 Web 2.0 的場合中,自然少不了 tagging,更別說當初把 tagging 發揚光


大的,正是 Web 2.0 的模範生 Flickr 和 del.cio.us。“Tagging” 一詞為俗稱,如
果要用比較有學問的說法,那您得說 “folksonomy“。這是一個複合字,結合了
folk (尋常百姓)和 Taxonomy(分類學、綱目)二字。我個人比較偏好「俗民分
類」這個翻譯。不止 Flickr 和 del.cio.us,世界最大的 blog 搜尋引擎
Technorati,從一年半前也開始提供 tags 搜尋服務。他們除了匯集 Flickr 和
Buzznet 的照片標籤外,還會自動從 WordPress、TypePad 這類內建 tagging
功能的 blog 軟體所發布的 RSS/Atom feeds 中收集標籤。即使是沒有在這些平
台上寫 blogs 的作者,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 HTML 標記,讓 Technorati 取得
自訂的標籤。眼尖的網友或許已發現,Amazon 從去年底,也開始提供訪客在每
個產品頁面中,幫忙訂標籤。另外像最近一年竄紅的 video 共享網站
YouTube,也有 tagging 的機制。

還記得 Yahoo 的楊致遠和 David Filo 二人是如何起家的嗎?他們替 Web 分類,


訂綱目。後來 Netscape 也推動一個 DMOZ (Open Directory Project),希望動員
網民的力量,來協助維繫 Web 的 taxonomy。如今,這些利用由上而下做法的
分類網站,在 Web 2.0 的眼中已被打為 Web 1.0 時代的餘孽。取而代之的,是
由下而上的 tagging。

由於 tagging 的資訊來自廣大基層的個人用戶,那正確度會不會因為不小心輸
錯字等意外狀況而受影響?Web 2.0 的威力,在這裡便發揮得淋漓盡致 — 在資
料量夠大、統計樣本夠多的情況下,彙整軟體其實不難推論出大大小小的標籤類
別,及相互的階層關係,甚至能判斷出有些與主流熱門標籤拼法近似的標籤,
很可能是意外打錯字所致;換句話說,只要樣本數夠多,儘管可能有雜音,所
歸納出來的資訊仍然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Google 對拼錯字和內容近似度的推
斷方式,也是基於這樣的原理。大量的網頁加上每天上億使用者的搜尋
requests,提供了最好的實驗樣本。在統計分析過大量使用者輸入的搜尋關鍵字
後,Google 對當前使用者輸入的字是否拼錯,具有相當大的把握,只要是這個
字和其他出現頻率不低的字拼法相近。在 Web 2.0 環境下,因為有大量貢獻自
使用者的資料,拼字校正不再需要利用像 soundex 這種傳統拼音近似度的演算
法。關聯性的推斷原理與此類似 — 從掃描大量的網頁中,Google 能大致推斷出
某個字和其他哪些字的關係比較密切(如 J2EE 和 Sun, BEA, IBM 有
clustering [叢集] 現象;.NET 則和 Microsoft, Windows, COM 等)。對 Google
資料分析做法有興趣的網友,可從這個演講中得到更多的資訊。

使用者主動訂標籤的行為,方便了其他使用者能更快地找到所需的內容。Ross
Mayfield 探討使用者主動訂標籤背後的動機。他認為最初的動機來自於利己,讓
自己的照片和文章有更清楚的分類,讓他人更容易地找到自己的作品,進而提
高曝光率。但就在此同時,廣大使用者進行同類的行為,無意間也提供了標籤彙
整網站 (Flickr, Technorati) 大量的資訊,讓他們能將內容整理分類,方便大眾
搜尋,間接地積累了一筆利他的功德。

Tagging 是另一個源自於個人消費市場領域,而逐漸開始受企業重視、採用的科
技。BEA 去年底在北京舉行的 BEAWorld 大會中,宣布今年將推出的資訊自動
挖掘產品 Graffiti,就是基於 tagging 的機制。Tagging 是 Web 2.0 科技,繼
blog 和 wiki 之後,逐漸入侵企業應用領域的另一生力軍。Tagging 在 Web 2.0
世界中更是正逐漸升高為全面主流。

Folksonomy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is article or section be merged with Collaborative
tagging. (Discuss)

Some statements in this article may be misleading.


Please help clarify this article. Suggestions may be on the talk page.

Folksonomy (also known as collaborative tagging , social


classification, social indexing, social tagging, and other names) is the
practice and method of collaboratively creating and managing tags to
annotate and categorize content. In contrast to traditional subject indexing,
metadata is not only generated by experts but also by creators and
consumers of the content. Usually, freely chosen keywords are used
instead of a controlled vocabulary.[1]

Folksonomies became popular on the Web around 2004 with social


software applications such as social bookmarking or annotating
photographs. Websites that support tagg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folksonomy are referred to in the context of Web 2.0 because participation
is very easy and tagging data is used in new ways to find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tag clouds are frequently used to visualize the most used tags of
a folksonomy. The term folksonomy is also used to denote only the set of
tags that are created in social tagging.

Typically, folksonomies are Internet-based, although they are also used in


other contexts. Folksonomic tagging is intended to make a body of
information increasingly easy to search, discover, and navigate over time.
A well-developed folksonomy is ideally accessible as a shared vocabulary
that is both originated by, and familiar to, its primary users. Two widely
cited examples of websites using folksonomic tagging are Flickr and
del.icio.us, although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Flickr is not a good
example of folksonomy.[2] See the external links below for numerous
examples.

As folksonomies develop in Internet-mediated social environments, users


can (generally) discover who created a given folksonomy tag, and see the
other tags that this person created. In this way, folksonomy users often
discover the tag sets of another user who tends to interpret and tag
content in a way that makes sense to them. The result is often an
immediate and rewarding gain in the user's capacity to find related content
(a practice known as "pivot browsing"). Part of the appeal of folksonomy is
its inherent subversiveness: when faced with the choice of the search tools
that Web sites provide, folksonomies can be seen as a rejection of the
search engine status quo in favor of tools that are created by the
community.

Folksonomy creation and searching tools are not part of the underlying
World Wide Web protocols. Folksonomies arise in Web-based
communities where provisions are made at the site level for creating and
using tags. These communities are established to enable Web users to
label and share user-generated content, such as photographs, or to
collaboratively label existing content, such as Web sites, books, works in
the 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literatures, and blog entries.

Contents
[hide]

 1 Practical evaluation

 2 Origin

 3 Folksonomy and the Semantic Web

 4 In the enterprise

 5 Folksonomy and top-down taxonomies

 5.1 Compromise with top-down taxonomies

 6 Notes and references

 7 See also

 8 External links

[edit] Practical evaluation

Folksonomy is criticized because its lack of terminological control causes it


to be more likely to produce unreliable and inconsistent results. If tags are
freely chosen (instead of taken from a given vocabulary), synonyms
(multiple tags for the same concept), homonymy (same tag used with
different meaning), and polysemy (same tag with multiple related
meanings) are likely to arise, thus lowering the efficiency of content
indexing and searching.[3] Other reasons for inaccurate or irrelevant tags
(also called meta noise) are the lack of stemming (normalization of word
inflections) and the heterogeneity of users and contexts.

For the purposes of workflow, metadata tags need to be defined in a


formal way at the time of scripting or programming. If tags are informally
defined, continually changing, and ungoverned, then it will be impossible to
use the metadata so constructed to automate workflow and business
process.

Idiosyncratic folksonomic classification, although considered beneficial by


some, is viewed by others as a distinct limitation. People with similar
methods of classifying things may act to reinforce each other's biases and
pre-existing viewpoints. Folksonomies are routinely generated by people
who may have spent a great deal of time interacting with the content they
tag. This level of interaction may impair objectivity or perspective to
properly describe content in relation to items they are not as familiar with
or know nothing about.

For example, items tagged as "Web 2.0" represent a dizzying array of


seemingly inconsistent and contradictory resources.[4] The lack of a
hierarchical or systematic structure for the tagging system makes the
terms relevant to what they are describing, but often fails to show their
relevancy or relationship to other objects of the same or similar type.

[edit] Origin

The term folksonomy is generally attributed to Thomas Vander Wal.[5] It is a


portmanteau of the words folk (or folks) and taxonomy that specifically
refers to subject indexing systems created within Internet communities.
Folksonomy has little to do with taxonomy—the latter refers to an
ontological, hierarchical way of categorizing, while folksonomy establishes
categories (each tag is a category) that are theoretically "equal" to each
other (i.e., there is no hierarchy, or parent-child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ags). The "-nomy" part, which both terms share, comes from the greek
"nomia" and means "management". Therefore folksonomy could be loosely
translated as "peoples management".

Early attempts and experiments include the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s
Annotea project with user-generated tags in 2002.[6] According to Vander
Wal, a folksonomy is "tagging that works".

Folksonomy should be furthermore distinguished from folk taxonomy, a


cultural practice that has been widely documented in anthropological work.
Folk taxonomies are culturally supplied, intergenerationally transmitted,
and relatively stabl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that people in a given culture
use to make sense of the entire world around them (not just the Internet).[7]

[edit] Folksonomy and the Semantic Web

Folksonomy may hold the key to developing a Semantic Web, in which


every Web page contains machine-readable metadata that describes its
content.[8] Such metadata would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precision (the
percentage of relevant documents) in search engine retrieval lists.[9]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see how the large and varied community of Web
page authors could be persuaded to add metadata to their pages in a
consistent, reliable way; web authors who wish to do so experience high
entry costs because metadata systems are time-consuming to learn and
use.[10] For this reason, few Web authors make use of the simple Dublin
Core metadata standard, even though the use of Dublin Core meta-tags
could increase their pages' prominence in search engine retrieval lists.[11] In
contrast to more formalized, top-down classifications using controlled
vocabularies, folksonomy is a distribut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with low
entry costs.[12]

[edit] In the enterprise


This section does not cite any references or sources.
Please improve this section by adding citations to reliable sources. Unverifiable material may be challenged and
removed. (August 2007)

Since folksonomies are user-generated and therefore inexpensive to


implement, advocates of folksonomy believe that it provides a useful low-
cost alternative to mor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ally supported taxonomies or
controlled vocabularies. An employee-generated folksonomy could
therefore be seen as an "emergent enterprise taxonomy".[13] Some
folksonomy advocates believe that it is useful in facilitating workplace
democrac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anagement tasks among people
actually doing the work.
However, workplace democracy is also seen as a utopian concept at odds
with the governing reality of the enterprise, the majority of which exist and
thrive as hierarchically-structured corporations not especially aligned to
democratically informed governance and decision-making. Also, as a
distribution method, the folksonomy may, indeed, facilitate workflow, but it
does not guarantee that the information worker will tag and, then, tag
consistently, in an unbiased way, and without intentional malice directed at
the enterprise.

[edit] Folksonomy and top-down taxonomies

Commentators and information architects have contrasted the hierarchical


approach of top-down taxonomies with the folksonomy approach. The
former approach is prevalent and represented by many practical examples.

One such example is Yahoo! — one of the earliest general directories for
content on the Web. Yahoo! and other similar sites organized and
presented links under a fixed hierarchy. This approach imposed one set of
tags and one sort order, although hyperlinking enabled at least a limited
ability to traverse distant nodes in the hierarchy based on related subject
matter. Clay Shirky is one commentator who has offered explanations for
why this approach is limited.[14]

[edit] Compromise with top-down taxonomies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xonomies and folksonomies


have been overestimated.[15]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shortcomings of
folksonomies and controlled vocabulary is a collabulary, which can be
conceptualized as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two: a team of classification
experts collaborates with content consumers to create rich, but more
systematic content tagging systems. A collabulary arises much the way a
folksonomy does, but it is developed in a spirit of collaboration with experts
in the field. The result is a system that combines the benefits of
folksonomies — low entry costs, a rich vocabulary that is broadly shared
and comprehensible by the user base, and the capacity to respond quickly
to language change — without the errors that inevitably arise in naive,
unsupervised folksonomies.

The ability to group tags, e.g., del.icio.us's "bundles", provides one way for
taxonomists to work with an underlying folksonomy. This allows structure to
be added without the need for direct collaboration between classification
experts and content consumers.

Another possible solution is a taxonomy-directed-folksonomy, which relies


on the user interfaces to suggest tags from a formal taxonomy, but allows
many users to use their own tags.

Tagging的意涵
Tag是描述資源時所使用的關鍵詞,而Tagging則是產生Tag的過程與方法。
這與圖資領域中的關鍵詞索引(Keyword Indexing)概念類似,但Tagging不僅

於關鍵詞索引,同時還兼具分類功效。傳統先建立分類架構、再將資源做分類的
資訊組織模式,多需專業訓 ,而Tagging相對地就簡單許多。主要是因為給定
關鍵詞的認知活動相較分類要來得容易。基本上,Tagging屬一階段的分析
(Analysis)活動,而Classification則是二階段(Analysis-Paralysis)的活動
(Sinha,
2005)。Del.icio.us的創辦人Schachter就曾提到,書籤 超過40或50個,組織它們
將會變得非常痛苦,而他個人的書籤就有超過2萬個鏈結!試想要為這2萬個鏈

建立一分類架構、再來組織整理,是多麼艱困的任務;或是當部分鏈結不再使用,
想要調整分類架構時,其困難度也不亞於重新建立。Tagging易學易用,較不會
增加認知負擔,也較易維護,因此是一種受到使用者喜愛的資訊組織模式。
綜言之,型式上Social Tagging是集合眾人的標籤或關鍵詞作為分類主題的組
織模式;但實質上,Social Tagging強調Social更甚於Tagging。每位網路使用者皆
有其個人資訊管理模式,包括個人書籤、書目、Email、文件檔案等,有可能事
先製定分類階層來管理、也有可能只給定一些足以辨識的關鍵詞、或甚至完全不
分類(Jones, Dumais, & Bruce, 2002)。換言之,Tagging的作法已有相當多的討
論,
但如何有效利用群體間的關聯來組織、檢索、發掘、及分享資訊,特別是在規模
http://ideant.typepad.com/ideant/2006/01/what_is_social_.html
Web2.0 與圖書館學術研討會
淺談社會性標記之意涵與應用
龐大的網路環境,才是Social Tagging真正需要關注的焦點。
2. Social Tagging網站之類型
Social Tagging的概念落實於各種網站應用,視不同利用角度,也有許多分類
方式。以下僅就三種較常見的分法及其Tagging特性做一簡介:
依資源類型區分
這是最常見的區分方式,如書籤、書目、圖片、影片、Blog等,不同的資源
類型其Tagging方式自然有所差異。基本上,沒有文字的資源,如圖片、影片等,
最需要使用者標記機制,主要當然是因為這些物件(Object)缺乏文字說明,

沒有脈絡(Context)可循,若有大量標籤,對於資訊檢索自然會有相當助益
(Trant
& Wyman, 2006)。此外,即使是如Blog這類以文字型為主的資源,也會因內容

多,而發生“字”對但“意義”不一定相符的情形,若能有適當標籤,則可協
助過濾,
節省瀏覽或閱讀時間。
以來源區分
在Social Tagging的網站中,大部分的資源是來自他人已建置好的資源。例如
網站是由他人所建立,使用者個人只是針對這些網站提供標籤或註解。如
Del.icio.us是針對既存的網站做描述、CiteULike是針對已出版或發表在網路上的
文章做描述。但也有些資源是來自使用者個人,如Flickr的圖片多是由個人相簿
集結而成。基本上,分類或索引都具有相當主觀色彩,因此要視分類的目的來決
定Tagging的特性與範疇,例如為他人或為自己的資源Tagging,其動機及行為就
會有相當差異(Marlow, Naaman, & boyd, 2006)。前者可能在選擇標籤時會較在
意語意(Semantic)問題,而後者則可能較為隨意、以語用(Pragmatic)為主。
這些假設皆需進一步驗證。
以適用對象區分
在眾多的Social Tagging 網站中,大部分並不區分適用對象,例如YouTube、
Technorati,都是人人可以使用與標記的網站。但也有不少網站的使用對象並非
以一般大眾為主,例如CiteUlike 很明顯地是以學術性群體為主要使用對象
(Hammond, et al., 2005)。以大眾為主的Tagging 可以想見,其範疇及品質必然
很難控制;而以特定群體為對象的網站,其標籤品質及可用性相對較高,而這

Web2.0 與圖書館學術研討會
淺談社會性標記之意涵與應用
是圖書館所應積極關心的服務對象與應用範疇。__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